-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深处鹊华秋色
历史深处鹊华秋色
泉水成溪,穿城绕郭,湖光荡漾,山色掩映其问。湖、山、泉共同构成了济南这座历史名城优美如画的湖山景象。
济南的山,不只是闻名遐迩的历山及连绵逶迤的南部诸峰,还有北部犹如天外落星的“齐烟九点”。在北郊广阔的平原上,耸立着鹊山、华不注山、药山、粟山、标山等十余座孤立的小山。站在历山上向北远眺,它们如缕缕青烟拔地而起。清人借用唐代诗人李贺“遥望齐州九点烟”的名句,将它们形象且富有诗意地称为“齐烟九点”。
在这些小山中,有两座山的文化底蕴尤为深厚:一是岩壁横展、敦圆浑厚的鹊山,相传因战国著名医学家扁鹊曾在此炼丹而得名。一是平地突起、峻拔孤秀的华不注山。其名最早见于《左传》,实为俗语“花骨朵”之转音,言该山下圆上尖,丰满充实,宛若含苞欲放的荷花。唐代诗人李白直接称其“绿翠如芙蓉”(《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可谓逼肖。
济南的湖,不只是声名远扬的大明湖,还有更具韵致的鹊山湖。至晚从北朝时开始,济水和城区的泉水汇聚于北郊鹊山与华不注山之间的低洼地带,形成了一片水泊,称为鹊山湖,后亦日“莲子湖”。
北齐尹孝逸用“风沦历城水,月倚华山树”来描绘这里风与水、月与树相映成趣的清雅意境。唐人段成式说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问明,乍疑濯锦”(《酉阳杂俎?前集》卷一一)。这片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湖光山色在唐宋时就已成为济南的名胜之一。无论是唐代李白的“湖阔数十里,湖光摇碧山”(《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还是宋代曾巩的“泺水飞绡来野岸,鹊山浮黛入晴天”(《鹊山亭》),都是对这一湖山相映景色的生动描摹。
到了金代,刘豫在济南北郊开凿了小清河,致使鹊山湖水位下降,济南北郊的景观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华不注山以峻拔、孤峰直上为特色。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八中称其“单椒独秀,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此后,从唐宋时期的李白、曾巩到金元时期的元好问、郝经、张养浩等著名文学家在赞誉或吟咏它时无不强调这一特色。随着鹊山湖水位下降,大片的湖底因水位下降裸露出来,变成了沼泽和湿地,有的还被开辟为稻田、藕池,渔舍三三两两地点缀其间。宽阔的水面,既使华不注山显得更加峭拔,又保持了湖山相映成趣的景观。
华不注山与鹊山的山坡上,时常会传来牧童欢快的歌声。这一充满生活气息的水乡景观,很容易应和了元代文士隐于村野的精神追求,吸引他们寄情于其问,鹊华风光受到元代文士的特别推崇。
王恽称“济南山水可游观者甚富,而华峰、泺源为之冠”(《游华不注记》),“齐州山水天下无,泺源之峻华峰孤”(《华不注歌》);于钦称“济南山水天下无,晴云晓出开画图。群山尾岱东走海,鹊华落星青照湖”(《齐乘》卷一);贡师泰称济南“山有华不注,水有鹊湖,皆天下奇胜处”(《鹊华集序》)。
元代华不注山与鹊山湖在济南名胜中的地位,几乎到了与趵突泉地位相当的程度。鹊华胜景是金元时期济南的标志性风景之一。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时任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副使的王恽乘舟游览华山后,在《游华不注记》一文中描述了所见美景:
自历下亭登舟,乱大明湖,经会波楼下,出水门,入废齐漕渠,所谓小清河者是也。泛滟东行约里余,运肘而北,水渐弥漫。北际黄台,东连叠径,悉为稻畦莲荡。水村渔舍,间错烟际,真画帧也。于是绿萍荡桨,白鸟前导,北望长吟,华之风烟胜赏,尽在吾目中矣。
十余年后,元代书画大家赵孟(兆+?)到济南做地方官。正是这一因缘,使我们今天仍可通过其丹青妙笔看到当时鹊华一带的美丽“画帧”。
赵孟(兆+?),宋朝宗室。南宋灭亡后闲居乡里。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始仕元朝,深受元朝皇帝宠遇,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他博学多才,工古文诗词,通音律,精鉴赏,在书画方面造诣尤深。他曾于至元二十九年11月到元成宗元贞元年夏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当时总管缺任,赵孟(兆+?)独自主持府署事务。公务之暇,他流连于济南的湖山泉林之间,写下许多颂扬济南名胜的佳作名篇,如其吟咏趵突泉的名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元贞元年十二月,辞官还乡的赵孟(兆+?)在吴兴与当时的著名词人周密等几位好友宴饮。周密祖籍济南,先祖随宋室南渡,家于吴兴,到他时已历四世。周密虽居于吴兴,从未回过济南,但从未忘怀遥远的故乡,其署名用“齐人”、“华不注山人”,其著作以“齐东野语”为题,都可显示其心中对故乡的深情。赵孟(兆+?)在席间盛赞济南湖山泉林之胜,不料却勾起了周密的乡思。由于周密“世为齐人,居历山下,或居华不注之阳”(周密《(齐东野语)序》),赵孟(兆+?)在济南时曾在小清河南岸的洗砚泉附近建有别墅,该处与鹊、华两山相望,可“抱膝独对华不注”(《香祖笔记》卷五),对合乎其归隐心境的鹊华美景有长时间的揣摩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