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画家范曾500万名誉战
画家范曾500万名誉战
被告郭庆祥:“以后该说我还是会说。”
这绝对是当今艺术圈里两个最高重量级别人物的“战争”:一位是目前国内身价最高的在世画家,一位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收藏大佬。
范曾状告郭庆祥。
去年,此案就被N多媒体列为当年艺术圈的十大新闻事件之一,扎在被“天价”、“纪录”、“疯狂”等字眼包围的艺术品市场中,这场官司格外显眼。
大佬“开掐”
在经过了两次延期之后,4月22日上午,范曾状告郭庆祥侵犯名誉权案终于在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尽管在近四个小时的庭审中,两位主角范曾和郭庆祥都并未现身,而是由代理律师代为答辩,但双方较力仍相当激烈,几度相持不下。
这场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沸沸扬扬的名人官司,吸引了众多媒体到场。这也难怪,因为这两位“开掐”的人物绝对算得上是艺术圈的顶级“大佬”。
范曾,刚刚在今年年初登顶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1胡润艺术榜》,这不仅使得他成为目前市场行情最好的在世画家,也成为第一位登顶艺术榜的国画家。2010年,他的作品仅在公开拍卖市场上的总成交额就高达3.9亿元人民币,较之2009年的1.5亿元人民币大涨了163%。其中,成交价最高的三幅画分别是创作于1988年的《竹林七贤图》(1568万),1982年作《载歌行》(1568万)和2002年作《日出东南隅》(1344万)。
郭庆祥,著名收藏家,国内著名收藏机构?h宝斋的主人。在郭庆祥的掌舵下,?h宝斋不仅成为了国内最著名的吴冠中收藏机构,也收藏了众多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林风眠、李可染、吴作人、黄胄、赵无极等近现代大师的重要作品。
此案曲折,须从头说起。
2010年5月,上海《文汇报》在争鸣栏目发表了郭庆祥的一篇署名文章《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此文中,郭庆祥批评了当下书画界的一些浮躁现象,其中提及自己当年收购“一位当下经常在电视报纸上大谈哲学、国学、古典文学、书画艺术的所谓大红大紫的书画名家”画作的经历:
“当年,有朋友找到我希望我收购200张他的作品,我随即打了200多万过去。一个月我就拿到了第一批100多张画,展开一看,题材与技法严重雷同,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物是任伯年的,花鸟是李苦禅的,七拼八凑当作自己的了。二次交货前,我跑到他的画室去看个究竟,出乎意料的是,他将几十张宣纸挂在墙上,以流水操作的方法作画。每张纸上先画人头,再添衣服,最后草草收拾一番写款,由他的学生盖章。”
“这哪儿是画画?分明是在画人民币嘛。”这一经历使郭认为,该画家的作品不值得收藏。
“可是今天,这位书画名家在摄影机前却这样评价自己的绘画成就:画分九品……四品已成大师,凤毛欧伯;五品谓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称魔鬼,从未看到……我是坐四望五,以待来日。”郭庆祥对其自称大师、巨匠的言论非常不能赞同,而且认为对于整个书画界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害的。但整篇文章中,郭庆祥并未提及这位画家的名字。
6月24日,《文汇报》又刊发了美术评论家、著名画家谢春彦的署名文章《钱,可通神,亦可通笔墨耶?》和署名孙逊的文章《画家最终还是要拿作品说话》。这两人文章中也有与郭庆祥类似的观点,认为“一些画家频频亮相媒体,高调热炒自己,甚至不惜动用著名学者和国学等名目来为自己造势,这种做法确实太过了点……想想今天画史留名的一些画家,何曾自封过乃‘五百年出一位’的巨匠?……一个画家,如果也忙于在屏幕上夸夸奇谈,也绝不可能画出大作品。”但文中同样未提及“一些画家”的姓名。
2010年9月,范曾一纸诉状将郭庆祥等三人及刊登三篇文章的《文汇报》告上法庭,认为三篇文章“无任何事实依据地随意贬低原告名誉,侮辱原告人格,导致原告的社会评价降低,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已构成对原告方名誉权的侵犯,要求《文汇报》向原告登报赔礼道歉;要求郭庆祥赔偿原告名誉及精神损失费500万元、谢春彦和孙逊各赔偿20万元”。
这一主动“对号入座”,并提出天价索赔的举动,立刻引起极大关注。案件尚未正式审理期间,双方拥护者的口水战已经逐步升级。而郭庆祥更是在网上公布了一组“范曾流水线作画”的照片,并称将在庭审时呈上这些照片作为证据。
而这组照片实际上是由范曾的学生崔自默拍摄并发表在“自默文化网”上的,意在赞扬范曾绘画技巧的精湛。“这根本不是什么流水线作画的证据。”崔自默说,“这只能说明先生可以在瞬息之间创作十来张不同面貌特征的老子,虽然他们形态各异,但精神内质是惊人的相似,‘技近乎道’,就像庄子的《庖丁解牛》里阐述的游刃有余的境界。”
北京昌平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原定于2010年11月9日开庭,但由于同为被告的《文汇报》提出管辖权异议而不得不延期至2011年1月12日开庭。而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