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霍桑女性思想
论霍桑女性思想
摘 要:荚国作家霍桑的女性思想是保守复杂的。以女权主义批评现来看,他将女性描写为“天使”和“妖妇”;站在男权立场上否定女权主义运动。但作为一个人性论者,他又在作品中对男性灵魂的丑恶有所揭露,对女性的不聿给予同情。
关键词:霍桑;女性思想;人性
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6)04―0064―02
美国作家霍桑生活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女权运动日益高涨的年代,他是参与了男权神话创造,还是理解盛行的女权运动?他的小说是将妇女符号化为“天使”和“妖妇”,还是忠实地写出了19世纪美国女性的真实形象?目前国内研究倾向于认为他的思想较为激进,但透过女权主义批评视角和他的人性论世界观,本文认为其女性思想保守而复杂。
一
女权主义批评家认为男性的性政治使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再现了现实男女关系中受支配地位,在男权社会里,男性是家庭、社会中的绝对主体和权威力量,在征服居于客体地位的女性的过程中,男性实现对自身能力和生存价值的求证欲望,而女性则依附于男性而存在,她们被降低成了屈居男人的第二性。女性形象在男性文本里有“天使”和“妖妇”两种表现形式,“天使”无私天真,符合男权文化评判女性的标准,但缺乏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和自由的意志。“她们所获得的只是男人愿意去给予她们的东西;她们没有自主地争取到任何权力,她们只是去接受被给予的权力”。那些有自我意识、不服从性别分工的女性就被男权文化视为“妖妇”,表达了男性的厌女症心理。不管是完美的天使,还是不驯服的妖妇,其实都是男性话语权操纵着整个语义系统的表现,反映了男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的偏见和压迫。这样的女性形象是男性臆造的结果。
从人物形象看,霍桑笔下的女性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完美、理想的女性。以《七个尖角顶的宅第》中的菲比、《玉石人像》中的希尔达为例,作为男主人公的审美对象,她们符合男性审美主体的欣赏标准和道德规范,有着善良纯洁、温柔单纯等传统女性的个性特点,是男主人公实现其主体地位的一种介质。菲比就像宗教的化身,一直不自觉地顺从男主人公;希尔达的“女性特色是超凡脱俗的,是任何阴暗或邪恶的影子无法相比的”,“仿佛她是众多天使中的一员。”她原本像个高不可攀的精灵,后来被彻底打动,来到丈夫壁炉的火光中。另一类是有强烈自我意识、影响男性地位的女性,如《红字》里的海丝特、《福谷传奇》里的芝诺比阿等渴望重建两性秩序的叛逆女性。海丝特认为“首先,整个社会制度要彻底推翻并予以重建,其次,男人的本性,或者说由于世代沿袭的习惯而变得像是本性的东西,应该从本质上加以改变,然后妇女才可能取得似是公平合理的地位。”芝诺比阿慷慨激昂而义愤填膺地声讨世界对妇女的不公。此外,像夏娃一样的男性的诱惑者也属于这类女性,《玉石人像》里米莲的绝色美貌吸引着男青年多纳泰罗,在米莲的授意下,他杀死了纠缠着米莲的神秘人,这件罪行将原本乐观单纯的多纳泰罗陷入悲观与迷乱之中。这类女性的命运都是悲惨孤独的,海丝特终其一生佩带标志耻辱的红A字;标榜为女权主义者的芝诺比阿又一次婚恋失败后走上了自尽的绝路;米莲也没能和多纳泰罗生活在一起。
这两类女性形象正是符号化的“天使”和“妖妇”。完美的女性作为男性的“俘虏”,是体现男性精神及其审美理想的中介物,因此被赋予了美好的形象。自我意识强烈的女性则逾越了男权社会对女性性别角色的界定,打破社会文化的性别期待,威胁着男权社会的规范和男性的主体地位。这表明作为一位男作家,霍桑以传统的男权中心观念来评判女性,将服从男权社会对性别的分工视为女性的天性,这些女性形象作为空洞的能指,不能表征真实的女性。
二
19世纪50年代,女权运动在北美大地蓬勃兴起。作为一位知名作家和美国驻外大使,霍桑结识了许多与女权斗争有关系的女性,女权主义者玛丽?皮博迪和伊丽莎白?皮博迪是他的妻妹,当时著名的女权主义评论家玛格丽特?富勒也与他交往甚密。所以,对于女权运动及其主张,霍桑是有所了解的,他在自己的作品里多处谈到了对女权运动的看法。总体来说,与他的上述女性观念相对应,他对女权主义运动是很反感的。
霍桑眼里的女权主义运动本身带有逻辑上自相矛盾的错误。他认为,妇女自身必须先做一些明显的改变,才能享有改革的成果,“然而到那时,凝聚着她的女性的最真实的生命的精髓,或许已然蒸发殆尽了。一个女人,无论如何运用她的思维,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她的精神能够主宰一切,这些问题便会不复存在。”所以,女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男女地位问题上改革成功。他以作品里叛逆的新女性对女性运动的评价来表明它必败无疑,海丝特最后认识到重建两性秩序的任务是无望的,“任何上界的神秘真理的使命是不可能委托给一个为罪孽所玷污,为耻辱所压倒甚至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