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榆林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扩张特征及规划策略*
兰天泽,吴左宾
摘要:随着城市空间发展逐渐从增量转向存量,城市土地利用也向紧凑的用地模式演进。本文以榆林中心
城区为研究对象,在比较分析两个时期2000-2005、2005-2017 年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利用转
移矩阵、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均衡性等手段解析榆林土地利用扩张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榆林中
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策略。结果表明:(1)榆林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存在土地规模超前扩张、区域用地跳跃
式发展、土地结构失衡三个方面的问题。(2)基于此提出土地利用规模调整、土地结构优化转型、土地布
局多元发展三大规划策略。(3)在规模方面控制城市增长边界,土地开发减量提质;在结构方面塑造沙漠
绿洲的整体空间格局及城丘共生的城市绿地体系;在布局方面生态协同、多元发展。本研究在科学认知土
地利用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策略,有助于科学合理的指导榆林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利用,扩张特征,规划策略,榆林中心城区
1 前言
随着中国40 年的改革开放,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率由17.44%上升到58.52%,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利用迅猛扩张、用地结构不平衡、空间分布
不合理等问题突显,带来了城市用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使得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为热点
[1]。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走向深水区,集约式的城市扩张模式成为大部分城市未来发展
[2]
趋势 。现阶段有关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以研究土地覆被变化(LUCC)为主,大多数研究城
市发展变化往往只研究建成区与非建成区的变化情况,对于城市用地类型变化的空间格局研
究较少。
榆林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自西部大开发政策实行以来,其发展经历了巨大的起伏变化,
城市新区建设迅猛,城市蔓延加剧,但老城区发展却面临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不均衡等
诸多问题。本研究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土地利用强度、土地结构均衡性等概念,借助地
理信息手段和技术,从时间、空间、地类三个层面分析城市土地扩张的过程与格局,分析总
结城市扩张特征,研究城市用地发展策略,对于榆林城市土地利用策略的制定,实现城市发
[3]
展逐渐回归理性、回归本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范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榆林市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边缘区域,同时又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中心。
其中心城区以榆溪河、G210 国道为界线分为五个区。建成区范围北至榆阳机场,南至榆马
路,西至环城西路,东至210 国道,形成“一城六区”的城市空间格局(图1)。至2017
年,榆林中心城区人口达65.37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24.21 平方公里。
2.2 数据来源
在此项研究中,团队获取了榆林市中心城区2000 年、20
05 年、2017 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
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的分类标准,提取对城市空
间起主导作用的土地利用类型。为保证数据较高的可比性,
将研究区划分为5 种用地类型:居住用地(R );绿化与广场
用地(G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 )、商业服务业
设施用地(B );工业用地与物流仓储用地合并为工业仓储用
地(M+W )。
2.3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
图1 榆林中心城区片区划分
2.3.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结构是各类用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占的面积和比例。在土地利用研究中,土
地利用转移矩阵将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按矩阵的形式加以列出,作为用地结构与变化方向分析
的基础,可细致反映各地类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进而了解转移前后各用地的结构特征。土
[4]
地利用转移矩阵通用形式为 :
(1)
式中:s 代表面积;n 代表转移前后的土地利用类型数;i、j(i,j=1,2,…,n)分别代表转
移前与转移后的土地利用类型;Sij 表示i 类转换成j 类的面积。
土地利用动态度是表现土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0.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框架构建.pdf
- 101.乡镇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pdf
- 102.玉溪市江川区古建筑空间形态探析.pdf
- 103.从边缘到客厅:关厢演变特征与发展策略研究.pdf
- 104.浅析酒店模式应用于历史建筑更新的可行性——以苏州和香港两地活化保护项目为案例.pdf
- 105.基于文物安全优先的南京中华门通道设计研究.pdf
- 106.基于价值评估的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类型化研究.pdf
- 107.工业遗存的生产性空间构成与保护策略——以南京市浦镇车辆厂为例.pdf
- 108.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策略探究——以蒙阴县岱崮镇岱崮村的保护发展为例.pdf
- 109.基于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发展研究——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pdf
- 047.武汉市公共中心体系规划优化策略.pdf
- 045.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南宁市域空间结构分析与规划策略研究.pdf
- 044.基于主导功能区的用地传导体系研究 ——以长沙总体规划改革为例.pdf
- 043.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次区域空间管控体系初探.pdf
- 042.大型项目、土地财政还是制度创新——南沙新区发展动力辨析.pdf
- 041.城市“文化自信”战略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研究——以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pdf
- 039.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思考.pdf
- 037.生态转型背景下的海港城市空间发展结构优化策略——以日照市为例.pdf
- 036.转型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的空间问题与对策——以青岛胶州为例.pdf
- 035.关于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创新的研究进展与思考.pdf
最近下载
- ASTMA182-2015中文.PDF VIP
- 2025云南玉溪红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招聘2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18湖北省施工机具使用费定额.pdf
- 25公安冲刺110考点 -更新版.pdf VIP
- 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吉林省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正式版)DB23∕T 3711-2024 《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pdf VIP
- 工业设计审计报告范文.pdf VIP
- 丸红株式会社电子材料介绍.ppt VIP
- 2025年西式面点师(高级)实操技能与理论知识考核试题.docx VIP
- JBL_MS202 迷你桌面音响 说明书.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