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及防治-(NXPowerLite).ppt

课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及防治-(NXPowerLite).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及防治-(NXPowerLite).ppt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高血糖、糖尿病诊断 四肢尤其下肢的对称性感觉障碍、肌无力和肌萎缩 振动觉减退:第1趾音叉振动觉低于正常(8度分度音叉觉低于5.5) 双踝反射消失 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低于正常值51.32 m/s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2.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所致的多发性神经炎 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神经病(AIDP或GBS) 颅内动脉瘤或肿瘤 运动神经元病 特发性面神经炎 八、治疗 1.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 使山梨醇和果糖含量降低,阻止山梨醇和果糖的沉积 阻止肌醇减少 用法 epairestat 50mg 每日 三次 口服 tolrestat 200mg/日 口服 八、治疗 2.甲钴胺(Vit B12) 机制 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 促进卵磷脂的合成 用法: Vit B12(弥可保)片0.5mg 每日三次 口服 Vit B12(弥可保)针0.5mg 每日一次 肌注 八、治疗 3.神经节苷酯(GA) 作用机制 增强Na+-K+-ATP酶活性,提高依赖于Na+的肌醇摄入 增强腺嘌化酶、磷酸二脂酶活力,刺激神经的芽生,促进神经再生 用法 GM1 20mg 每日一次 肌注 八、治疗 4. 其他 免疫抑制剂 激素、免疫球蛋白 乙酰左旋肉毒碱 改善微循环 血管扩张剂(己酮可可碱、尼莫地平)、巴曲酶 神经营养剂 神经生长因子、Vit B1、复合维生素、肌醇、α-脂肪酸、γ-亚麻酸 中医 活血化瘀 理疗、按摩、针灸 八、治疗 5.症状治疗 10% DM周围神经病伴疼痛 止痛剂 肢体在冰水中浸泡 镇静安定药: 卡马西平 0.1mg 每日三次口服 苯妥英钠 0.1mg 每日三次口服 氯硝安定 1-2mg 每日二次口服 八、治疗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奋乃静 防治外伤、冻伤和烫伤 足部注意保护和保暖 勤修趾甲 穿宽大软底鞋 九、预后 DM神经病诊断确立后,控制血糖是影响预后的重要环节,某些早期症状经正确治疗糖尿病后,一般即可恢复正常。 肢体或躯干单神经病、动眼或外展神经麻痹经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症状可在3个月左右缓解。 病例讨论(1) ×××,男,64岁。因左侧头痛伴视物模糊、成双1周入院。头痛以左侧眼眶部持续性钝痛,有时呈跳痛伴视物模糊,有时视物成双,无恶心、呕吐。病程中自觉两下肢乏力,走路稍不稳。15年前发现“高血压”,2年前曾患“脑梗塞”左下肢轻瘫未恢复正常,1年前发现“糖尿病”。 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血压196/90,呼吸20次/分,脉搏68次/分,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左眼内斜,外展不能,左下肢肌力3度,腱反射活跃,其他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糖200mg%,尿糖(++~+++)。 住院经过:入院后给予多种维生素、超声降血糖等治疗,住院10天后血糖降至150mg%,尿糖(+),左眼外展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诊断:1.糖尿病性单发性神经病变;2.高血压动脉硬化;3.脑血管病后遗症。 病例讨论(2) ×××,男,58岁。一年前两足趾异麻及疼痛,渐向上延展至两下肢膝关节以下。半年前两手指也异麻及疼痛,渐延及肘关节以下部位。发病以来,先后伴发四肢无力,与此同时,食欲亢进,但消瘦、软弱。 入院体检:消瘦、苍白。瞳孔等大,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四肢末端轻度肌萎缩,肌力3度,腱反射减弱。下肢自膝关节以下,上肢自肘关节以下浅感觉均明显减退,关节位置觉及振动觉也减退。腓肠肌压痛(+)。跟膝胫试验(±)。前列腺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及大便常规正常。尿糖2次(+++)。血沉15mm/h,肝功能正常。蛋白电泳正常。血糖80mg%,235mg%,212mg%,242mg%。脑脊液常规(-)。胸片正常。 诊断: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及防治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刘建荣 一、概述 DM患病率 3.2% 20-75岁 5.4% 神经系统损害有症状者 4-5% 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神经活检 周围神经病变者 47-91%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1.缺血学说 微血管病变→神经缺血缺氧 神经滋养血管—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病变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