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游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森林培育学专业论文.docxVIP

嘉陵江上游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森林培育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本文以嘉陵江上游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站内五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分别为 摘要+ 本文以嘉陵江上游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站内五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分别为 刺槐纯林,火烧迹地灌丛,湿地松×刺槐混交林,湿地松纯林,青冈纯林,并选择一 条件类似植被恢复前的严重退化地为对照,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以及理化性质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五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容重均小于对照地,其中以湿地松纯林的最小。总孔隙 度、毛管孔隙度火烧迹地灌丛最大,刺槐纯林和湿地松纯林最小;非毛管孔隙度青冈 林最大,对照地最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以火烧迹地灌丛最大, 刺槐林最小。土壤通气度青冈林最大。 2五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性N、C/N均比对照地明显增加, 其中以青冈林和火烧迹地灌丛最大。有机质、全N、水解性N含量0.15cm土层大于 15-30cm土层,且在0—15cm土层表现为秋冬季最大,夏季最小。土壤含水量火烧迹地 灌丛最大,青冈纯林最小,且没有表现出季节性规律。 3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细菌、放线菌数量火 烧迹地灌丛最大,湿地松纯林最小。真菌数量阔叶纯林(青冈、刺槐)最大,火烧迹 地灌丛最小。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季节不同而有明显变化,细菌、放线菌秋季高,夏冬 两季低;真菌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对照地三类微生物季节变化不明显。 4五种植被恢复模式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地,其中湿地松×刺槐混 交林最小。脲酶活性火烧迹地灌丛最大,蔗糖酶活性青冈纯林和火烧迹地灌丛最大, 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对照地最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随季节变化明显且因 林分而异。脲酶、蔗糖酶秋季较大,过氧化氢酶则从春季开始逐渐升高,到冬季达到 最高值。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而过氧化氢酶则随土层的加 深呈递增趋势,与土壤生物总活性的垂直分布规律相背。 5五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地,其中以青冈纯林最 大,湿地松×刺槐混交林最小。五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均以夏季最大, 秋季次之,冬季最小。 6对土壤微生物总量以及三种酶活性进行了模型拟合,方程如下: 本研究论文由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 与示范”项目(200lBA606A—06)和四川省森林培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I YI=4.619+349.833 YI=4.619+349.833 Ai一7.555 A2—0.822 A3 (R=O.842) Y2=一O.374+2.50513 a+O.02482—0.02783一O.00684 (R=O.942) Y3=74.412—38.88C1+3.87C2—1.656C3 (R=0.893) Y4;1.412~O.777 DI+O.078 DE+O.055 D3—0.011 D4—0.0055 D5 (R=0.955) 7五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氮素的转化率除湿地松纯林外均明显高于对照地。青 冈、刺槐纯林和混交林中氮素转化率夏季春秋季冬季,火烧迹地灌丛春季夏秋 季冬季,湿地松纯林和对照地季节变化不明显。土壤氮素转化率与脲酶、蔗糖酶呈 极显著的_『F相关关系,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土壤中细菌数量、放 线菌数量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未达显著水平。 8火烧迹地灌丛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微生物数量最大,脲酶、蔗糖酶活性最强, 土壤的结构性最好。说明自然恢复的植被能在较短时间覆盖地表,有效的控制水土流 失,但却以杂草群落和杂草灌木群落为主,经济效益低。营造乔一灌一草复层混交林 是理想的水土保持林分,而本研究所涉及的混交林由于受外界干扰(砍柴、放牧等) 强度大,各项指标均显示其水保效益低,充分说明了人为因素(包括正效应和负效应) 在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嘉陵江上游的植被恢复过程中, 应该以人工造林为主,并引进阔叶树种和乡土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并辅之以封禁 治理措施。 关键词:植被恢复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强度理化性质嘉陵江上游 Study Study on soil microorganism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Jialingjiang River Wang Haiying(silviculture) Directed by prof.Gong Yuanbo and researcher Chen Linwu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d oi-1 the five resume modes of deg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