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弊端探析.doc

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弊端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弊端探析 【摘要】学前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根基,是幼 儿步入社会的启蒙教育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国 学前教育却面临着小学化与超前化的发展趋势,究其原因, 既有外部社会环境干扰的因素,也和家长及教育者错误的教 育、引导方式有关。本文立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与超前化的 发展现状,分析现状的成因,并指出小学化、超前化的学前 教育影响幼儿健康发展的诸多弊端,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学 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弊端 知识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最根本动力,尤其是现代 社会,各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到了有史以来的高度,我国 也不例外,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学前教育尤为重视,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不断给予学前教育压力。这样 的做法是否正确值得我们思考。 在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例:三岁 的小女孩伊迪丝告诉妈妈他认识礼盒上单词“OPEN”的第一 个字母“O”,吃惊的妈妈经过询问得知是女儿的幼儿园教师 艾拉小姐教授的。于是伊迪丝的妈妈一纸诉状将艾拉小姐所 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伊迪丝母亲的起诉理由 是:她认为伊迪丝在认识“O”字母前能把“O”想象为苹果、太 阳、篮球、鸡蛋之类的圆形或者椭圆形东西,然而由于劳拉 三世幼儿园教伊迪丝认识了 26个字母,让其失去了这种想 象的能力。她因此要求该幼儿园为此后果赔偿伊迪丝1000 万美元的“精神伤残费”。受理此案的法庭最终判决劳拉三世 幼儿园败诉,陪审团的23名成员一致认为,该幼儿园的做 法犹如剪去了伊迪丝一只想象的翅膀,并早早地就把她投进 了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使孩子在智力的启蒙阶段不能 在想象的天空中振翅翱翔。内华达州也因此修改了《公民教 育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现状 随着我国的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对于儿 童的教育观与发展管都有但大幅的改进,但是学前教育仍然 存在着学前教育小学化和超前化发展的趋势。尽管教育部在 2011年和2015年两度就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提出规范意 见,出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 展指南》极力纠正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与超前化趋势,在《纲 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 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但是, 还是无法阻止学前教育向小学化的发展态势。笔者结合自己 参与学前教育的实践情况,以案例的形式展示我国学前教育 小学化超前化的现状。 案例一 许多幼儿家长来到幼儿园向教师求助,希望“教师能够 ‘关照自己孩子的学业情况”,并询问教师是否给孩子布置 了足够的家庭作业。教师希望能够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孩子 的人格培养,遭到诸多家长的强烈反对,认为教师是在“混日 子”。 案例二 有中班教师说道:“如此简单的数学知识,为什么教多 少遍他们都学不会,这样的题目不知道做了多少遍了。”笔者 了解到,幼儿学不会的知识是一道本应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加 减混合运算题目。 案例三 在幼儿园门口,笔者看到一位家长数落自己的孩子, “为什么就考了这么点儿分数,这次考试全班就你没有几个, 别人都会为什么你就学不会! ”幼儿被拽着边哭边跑。经笔者 解到得知,这个孩子才5岁,处于大班阶段,在幼儿园组织 的考试中没有及格。 案例一中,家长对于儿童在知识学习上的期望远超过 了对孩子生理、心理成长的关怀。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 环境下,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幼儿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 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以良好的知识储备 和优异的学习成绩进入小学阶段,一方面有利于令和令在小 学学习中占得先机,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儿童进入教学水平更 好的小学。家长不断向幼儿灌输努力学习,现在吃苦以后享 福的思想,剥夺其玩耍的权利并引导其建立错误的人生观与 价值观,给幼儿的人生发展蒙上了阴影。 案例二中,教师虽然恪尽职守,为帮助幼儿掌握知识 费劲心思,希望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占据优势,但却 是在错误的方式与思维下进行的。教师过早的将幼儿视为“学 生”,采取了应试形式的教育方法,将学前教育演变成了小学 教育,忽视了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也没有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幼儿的健康发展。虽然,教师可以通过反 复“填鸭”式的教学教授给幼儿一些知识,但是其代价是巨大 的,对儿童的后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案例三中,幼儿园已经开始采用考试的形式激励幼儿 参与学习,通过成绩排名来区分幼儿,这样的方式其弊端是 多方面的。对于家长而言,考试成绩的优劣会强化他们本身 就是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到幼儿;对于教师而言,考 试成绩成为其却别对待班内幼儿的有效依据,成绩较差的幼 儿可能因此而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