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机械通气规范脱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机械通气规范脱机.ppt

SBT二阶段—30~120分钟 动脉血气—— FiO2<40%,SPO2≥85%~90% PaO2≥50 ~60mmHg PH≥7.32 PaCO2增加≤10mmHg 血流动力学—— HR <120 ~140次/分 HR改变<20% 收缩压< 180 ~200并>90mmHg 血压改变<20%,不需血管活性药 客观指标 生命体征 气道评估 新发意识状态改变 新发或加重的呼吸困难 大汗 呼吸做功增加 气道通畅度评价 气道保护能力评价 气道通畅度或开放评价 漏气试验——气囊漏气量<110ml或小于输出气量的10%,则提示拔管后喘鸣的危险性增加 俞森洋—《机械通气临床实践》 气道保护能力评价— 指令性咳嗽 分泌物的量(吸痰频率应每次大于2H或更长) 咳嗽能力:主观、客观 国际公认影响拔管结果的参数 能SBT可考虑拔管 气道通畅度和咳嗽能力是预测成功SBT患者能否拔管的主要参数,比传统撤机参数,如氧合指数,呼吸浅快指数等各更为重要 SBT失败处理 稳定持续机械通气 寻找可去除的原因 24H后再次SBT,进行新一轮评估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机械通气规范脱机 衡阳市中心医院ICU 脱机—— 是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水平,恢复病人自主呼吸,最终脱离呼吸机的过程。 刘大为—《危重病学分册》--呼吸机的撤离 呼吸机撤离的必要性 机械通气是一种生命支持手段,可以为治疗原发病提供时间。一旦原发病好转,即需及时地估计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尽早撤离机械通气。若未能抓住机会适时撤机,则可能在继续实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或形成对呼吸机的依赖状态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使治疗失败 目前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脱机的系统认识,脱机指标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和危险性。 延迟脱机:增加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医疗费用 过早脱机:撤机失败,增加再插管率,病死率 研究显示:20%-30%MV患者存在困难脱机或延迟脱 机械通气撤离一直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挑战 影响撤机因素 MV撤离:撤机+拔除人工气道 需满足条件 1.合适肺部交换功能 2.一定呼吸肌功能 3.一定神经系统功能 影响撤机因素 呼吸系统因素 心血管因素 神经因素 代谢因素 心理因素 呼吸肌或呼吸泵功能衰竭是撤机失败的常见原因 影响撤机因素 呼吸系统因素 主要呼吸负荷增加 1.支气管狭窄及炎症使气道阻力增加 2.肺水肿,炎症,纤维化时肺顺应性下降 3.机体对通气需求增加:PCO2,VD增加。 呼吸肌功能不全或耐力下降,神经肌肉功能降低 影响撤机因素 心血管因素 心功能储备较差的患者,降低通气支持常可诱发心肌缺血或心衰 可能机制:1.撤机后,自主呼吸增加VO2, HR,心脏负荷增加 2.胸腔正压转为负压,回心血量 增加 3.膈肌收缩,使血液从腹腔转移至胸腔, 回心血量增加 影响撤机因素 神经因素 呼吸中枢功能异常:脑干 膈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肌肉疾病 药物诱发肌肉功能异常:神经肌肉阻滞药物,氨基糖苷类 影响撤机因素 代谢因素 有呼吸肌功能有关:营养,电解质和激素 营养不良直接导致蛋白质分解代谢和肌肉功能减退 摄食过度导致CO2生成过多 电解质缺乏可损害呼吸肌功能 研究显示:血磷下降可增加MV时间及气管切开需要 影响撤机因素 心理因素 恐惧,焦虑 导致撤机失败非呼吸因素 撤机预测指标 客观监测指标 气体交换功能 肺通气功能 呼吸肌功能 呼吸肌驱动功能(气道闭合压P0.1) 呼吸浅快指数(f/Vt) 没有那个参数准确预测成功撤机。需个体化,动态监测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筛查试验 内容 呼吸衰竭诱因,通气的原因以去除或显著改善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