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五官疾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电光性眼炎 概述:电光性眼炎是受紫外线照射所致的角膜结膜炎;常见于电焊操作及生产紫外线辐射的场所及雪地、沙漠等眩目耀眼的环境。 临床表现: (1)潜伏期:6—12小时; (2)眼部症状:眼部烧灼、疼痛、畏光、流泪、睑痉挛,一般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消失; (3)体征:面部、眼睑皮肤潮红,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状或片状脱落,角膜知觉减退,瞳孔痉挛性缩小,短期视力减退。 * * 2、电光性眼炎 诊断: 处理原则: 1.脱离紫外线作业; 2.眼部处理:止痛、抗感染、促进角膜上皮修复; 预防: * * 3、职业性视网膜损伤 ⑴红外线视网膜灼伤: 短波红外线通过屈光间质集焦变成热能,导致黄斑部视网膜和脉络膜灼伤。 临床表现:眩光、黑影飘动、畏光、视力下降; 体征:急性期黄斑部出血、水肿、渗出;慢性期出现萎缩斑、色素沉着、囊样变性,如形成黄斑破孔,则视力不能恢复。 * * ⑵激光视网膜损伤: 激光对组织可引起热效应、光化学效应、热机械效应、电磁效应,而热效应在视网膜的损伤中起主要作用。 * * ⑶放射性视网膜损伤: 放射性视网膜病潜伏期约3个月至3年;表现为视网膜血管充血、视网膜出血、渗出,视网膜色素紊乱、血管粗细不匀、毛细血管瘤、新生血管形成、视神经萎缩。 * * 4、化学因素所致眼损伤 ⑴二硫化碳(CS2 ) 我国1982年颁布《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其中眼损害表现为二硫化碳中毒的重要指征之一。 发病机制:二硫化碳中毒眼损害主要为视网膜血管病变,包括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微动脉瘤。 临床表现: ①急性中毒: ②慢性中毒:特征性表现为视网膜微动脉瘤,但无特异性; * * ⑵甲醇(CH3OH ): 甲醇中毒致盲在职业性中毒中较少见,多见于生活中。 造成中毒性眼损害的是甲醇的代谢产物----甲酸或甲酸盐,对眼和神经组织有选择性亲和作用。 临床表现: ①视力障碍:视物模糊、眼球疼痛、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瞳孔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②眼底改变:视神经乳头充血、视网膜水肿、视神经萎缩等。 ③视野改变:早期出现中心暗点或旁中心暗点;晚期周边视野缩小。 * * ⑶金属对眼的损害: 铅 急性中毒:可因铅中毒脑病引起的颅内高压导致视乳头水肿或球后视神经炎、视盘水肿、眼肌麻痹。 慢性中毒:铅性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炎症,视网膜渗出和出血、视神经萎缩等,双侧周边视野缩小,可出现突然失明。 * * 5、化学性眼灼伤 化学性眼灼伤是以酸、碱为主的化学物质所致腐蚀性眼损伤。 治疗原则: ①积极对症处理,脱离接触: ②立即就近冲洗,仔细检查结膜穹窿部,去除残留化学物。 ③预防感染,加速创面愈合,防止睑球粘连和其它并发症。 ④可用1%阿托品散瞳,防止虹膜后粘连。 * * 6、机械性眼损伤 常见的有:挫伤、穿孔伤、眼内异物。 * * (二)职业性耳鼻咽喉疾病:职业性铬鼻病 概念:铬酸、铬酐、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称为铬鼻病。 发病机制:铬化合物在高浓度时对鼻粘膜和咽喉具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形成炎症和溃疡,特别是鼻中隔部。 * * (二)职业性耳鼻咽喉疾病:职业性铬鼻病 临床表现及诊断: 患者可有流涕、鼻塞、鼻衄、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有鼻粘膜充血、肿胀、干燥及萎缩等体征;结合以下鼻部体征之一者,可诊断为铬鼻病:①鼻中隔粘膜糜烂或鼻甲粘膜糜烂; ②鼻中隔粘膜溃疡; ③鼻中隔软骨部穿孔。 处理原则: 对症治疗为主,局部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或溶菌酶制剂;对鼻中隔穿孔者可行修补术。 * * (三)职业性牙酸蚀病(occupational dental erosion) 概念:长时间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酐所引起的以前牙为主的牙体硬组织脱钙缺损,对冷热酸甜或碰触等刺激发生酸痛感觉的本质过敏症状,是一种常见的法定职业性口腔疾病。 临床表现:与酸蚀后牙体缺损程度有关;早期仅有牙本质过敏症状;当病变涉及深层牙本质时,有牙髓病变时可出现相应症状。 * * ? 2000, Cisco Systems, Inc. Networkers 2607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 * 四 、职业性五官疾病 人体的五官包括眼、耳、鼻、咽喉、口腔 致病因素: 1.化学因素:感官刺激物(如刺激性气体及刺激性金属)和中毒性物质(如毒性气体、雾、烟和粉尘); 2.物理因素: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噪声、异常气压等。 * * (一)职业性眼病 分类: 中毒性白内障 微波白内障 职业性白内障 非电离辐射性白内障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