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液化砂土地区熔岩钻孔桩施工技术.doc

可液化砂土地区熔岩钻孔桩施工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可液化砂土地区熔岩钻孔桩施工技术 1、文献概述 1.1技术简介 钻孔桩基础因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成熟的施工工艺及较低的造价而越来越成为目前我国最为常用和最受欢迎的基础类型。钻孔桩施工是利用钻机钻孔、护壁成孔(对地基无挤紧作用)和就地灌注水下混凝土技术成桩的一种施工技术。为适应粘土层、砂土层、卵石土层、岩层(溶洞)等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孔桩基础施工,现已有冲击钻、正反循环旋转钻、螺旋钻、套管钻、冲抓钻等多种成孔方法。 1.2国内外工程应用情况 钻孔桩施工目前是国内外桩基础施工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日趋成熟。随着钻孔设备性能的不断改进,设备功率的不断提高,钻孔深度越来越深,孔径越来越大,目前最大的施工桩径已经突破2.5米,深度已经达到100多米。因此,正确地选用成孔方法和钻孔设备及采取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是能否克服各种复杂地质情况下的钻孔桩施工的关键。从而减少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桩基质量,保证工程安全,最终减少施工经济成本和质量成本。 近年来我们根据自身条件使用旋转钻机和冲击钻机较多,根据各种复杂地质情况对工艺进行一些有效的改进,大都能适用。尤其是高强度基岩和溶洞地区的钻孔桩施工冲击钻几乎是首选施工方法。 1.3目前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钻孔桩概述:钻孔灌注桩基础由于其施工设备简单、易于操作而被广泛用于桥梁建设中,目前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受多种因素影响,处理不好容易引起断桩,因此对断桩的预防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断桩是指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泥浆或砂砾进入水泥混凝土,把灌注的混凝土隔开并形成上下两段,造成混凝土变质或截面积受损,从而使桩不能满足受力要求。常见的断桩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3.1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由于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在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形成断桩。 1.3.2由于运输或等待时间过长等原因使混凝土发生离析,又没有进行二次搅拌,灌注时大量骨料卡在导管内,不得不提出导管进行清理,引起断桩。 1.3.3由于水泥结块或者在冬季施工时因集料含水量较大而冻结成块,搅拌时没有将结块打开,结块卡在导管内,而在混凝土初凝前不能疏通好,造成断桩。 1.3.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无法清理,或使用吸泥机清理不彻底,使灌注中断造成断桩。 1.3.5由于检测和计算错误,导管长度不够使底口与孔底距离过大,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底部,从而形成断桩。 1.3.6在提拔导管时,盲目提拔,将导管提拔过量,使导管底口拔出混凝土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层,形成断桩。 1.3.7在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混凝土灌注中断,形成断桩。 1.3.8导管接口渗漏,使泥浆进入导管,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造成断桩。 1.3.9处理堵管时,将导管提升到最小埋置深度,猛提猛插导管,使导管内混凝土连续下落与表面的浮浆、泥土相结合,形成夹泥缩孔。 1.3.10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导管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1.3.11由于其他意外原因(如机械故障、停电、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致使导管无法提起,形成断桩。 由此可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灌注前应从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1.4工程背景情况 京福高速公路是中国国家“十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它北起北京,南至福州,贯通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江西、福建等9省市,全程约2600公里。福建段起于福建省与江西省交界处的邵武沙塘隘,经泰宁、将乐、沙县、南平、尤溪,终于福州兰圃,东接同三主干线高速公路,北连京福主干线江西段高速公路。 其中京福高速公路铜山五标作为江苏段施工中最大的互通立交项目,共设置匝道8个,主线桥梁2个,主线标准为双向6车道,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验算设计荷载为挂—120,与连徐高速相连。 本项目地处徐州废黄河流域,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主要以河水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地带。钻孔桩共1787根,总工程造价为8000多万元。桩基深度为40~60米之间,全部以端桩为主,进入岩层厚度为15~30米,地质情况复杂。 铜山五标总体平面效果图 2、设计总体情况 2.1工程地质情况 京福国道主干线徐州东绕城高速公路铜口五标,工程地质处于废黄河泛滥区,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低洼,是河水携泥沙堆积所致。地层岩性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白垩系及寒武系基岩组成,整个桥址位于潘塘断陷盆地中,其断裂主要为废黄河断裂和柳集断裂。总体而言,桥址地区地形条件良好,地层结构稳定性一般,但地层结构与地质构造复杂。 2.2设计指导思想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