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IR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六、典型的红外光谱 Csp2-H伸缩振动 3010~3100 cm-1 C=C伸缩振动 1620~1680 cm-1 =C-H平面外弯曲振动 700~1000 cm-1 * 六、典型的红外光谱 Csp-H伸缩振动 3310~3300cm-1 C?C伸缩振动 2100~2140 cm-1 ?C-H平面外弯曲振动 600~700 cm-1 非末端炔烃: 2100~2140 cm-1 弱, 完全对称则无此峰. * 六、典型的红外光谱 2850~3000 cm-1 C-H 伸缩振动 1450~1470 -1 -CH3 –CH2-剪式弯曲振动 1370~1380 –1 CH3-平面摇摆弯曲振动 (注意分裂峰) 720~725 -1 -CH2-平面摇摆弯曲振动(n=4) * 聚乙烯PE的红外光谱 Vs(CH2):2850cm-1 Vas (CH2) :2925cm-1 ?(CH2):1465cm-1 r (CH2) :770cm-1 PE的支化: -CH2-CH2-CH3 730cm-1:结晶峰 六、典型的红外光谱 * 六、典型的红外光谱 1原始珍珠岩 2改性珍珠岩填料 3人工混匀的珍珠岩 * 七、红外光谱解析 一般程序是先官能团区,后指纹区;先强峰后弱峰;先否 定后肯定。 首先在官能团区(4000~1300cm-1)搜寻官能团的特征 伸缩振动,再根据指纹区的吸收情况,进一步确认该基团的 存在以及与其它基团的结合方式。如果是芳香族化合物,应 定出苯环取代位置。最后再结合样品的其它分析资料,综合 判断分析结果,提出最可能的结构式,然后用已知样品或标 准图谱对照,核对判断的结果是否正确。 * 七、红外光谱解析 1 . 已知物的鉴定 将试样的谱图与标准的谱图进行对照,或者与文 献上的谱图进行对照。如果两张谱图各吸收峰的 位置和形状完全相同,峰的相对强度一样,就可 以认为样品是该种标准物。如果两张谱图不一样 或峰位不一致,则说明两者有差异或者样品有杂 质。如用计算机谱图检索,则采用相似度来判 别。 * 七、红外光谱解析 2 . 未知物结构的测定 测定未知物的结构,是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的 一个重要用途。如果未知物不是新化合物,可以 通过两种方式利用标准谱图进行查对: (1)查阅标准谱图的谱带索引,寻找与试样光谱吸收带相同的标准谱图; (2)进行光谱解析,判断试样的可能结构,然后再由化学分类索引查找标准谱图对照核实。 * 七、红外光谱解析 几种红外标准谱图库: (1)萨特勒(Sadtler)标准红外光谱图美国sadtler research laborationies 编辑出版的。收集的图谱最多 (2)Aldrich红外谱图库 (3)Sigma Fourier红外光谱图库 网上有这些资源,可以查询。 * 下图为在Sadtler数据库中,检索到的三苯基甲醇的Sadtler标准红外光谱图: 七、红外光谱解析 * 七、红外光谱解析 * 判断有无醇类、酚类和有机酸的依据 —CH3,—CH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 —CH3 的特征吸收 七、红外光谱解析 * 丁苯 共聚物 3100~3000cm-1:苯环或烯类C-H的伸缩振动 谱图分析 1500~1480cm-1(强) 1600~1580cm-1(弱) 苯环骨架振动 690cm-1 760cm-1 单取代苯C-H的面外弯曲 1660~2000cm-1一系列低强度谱带:C-H的倍频和合频 单取代苯 3000~2800cm-1:饱和C-H的伸缩振动 ~1450cm-1:-CH2-的弯曲振动 965cm-1:反式1,4-聚丁二烯的C=C-H的面外弯曲 990,910cm-1:1,2-聚丁二烯的C=C-H的面外弯曲 丁二烯 C-H C-H2 反式C=C-H * * * * * * 三、红外吸收产生的原理 实际上大多数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图上出现的吸收峰数目比理论计算数少: 没有偶极距变化的振动不产生吸收; 相同频率的振动吸收重叠,即简并; 某些振动吸收频率,超出了仪器检测范围。 三、红外吸收产生的原理 另外,还存在一些因素可使红外吸收峰增多: (1)倍频峰和组(合)频峰的产生; (2)振动偶合。两个基团相邻且它们的振动频率又相差不大时,其相应的振动峰会发生分裂而形成两个峰,一个移向高频,一个移向低频。 (3)费米共振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