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痘痄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水痘指由感染时行病毒,蕴于肺脾,发于肌肤,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中有水疱的传染病。
14.1 诊断依据
14.1.1 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在发热的同时,1~2日内即于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较多,四肢部位较少。疹点出现后,很快变为疱疹,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有红晕,继而结成痂盖脱落,不留疤痕。
14.1.2 皮疹分批出现,此起彼落,同时丘疹、疱疹、干痂往往并见。
14.1.3 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14.2 证候分类
14.2.1 风热犯表:发热轻微,鼻塞流涕,偶有喷嚏及咳嗽,疹色淡红而润,疱浆清亮,点粒稀疏,躯干为多,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浮数或略数。
14.2.2 热毒炽盛:壮热烦渴,面赤唇红,便秘溲赤,痘大而密,疹色红赤或紫暗,疱浆较混,根脚较硬,口、眼等处亦见疱疹或溃疡。舌苔黄糙而于,脉数。
14.3 疗效评定
14.3.1 治愈:疱疹全部结痂,干燥,体温正常,无合并皮肤感染。
14.3.2 未愈:发热不退,或有合并皮肤感染。
15 痄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痄腮是由风温邪毒引起,以发热、耳下腮部肿痛为主症的急性传染病,相当于流行性腮腺炎。
15.1 诊断依据
15.1.1 起病时可有发热,1~2天后可见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压之有痛感及弹性感,通常先见于一侧,然后见于另一侧。
15.1.2 腮腺管口或可见红肿。腮腺肿胀约持续4~5天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1~2周。
15.1.3 病前有痄腮接触史。
15.1.4 血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有增高和降低,淋巴细胞可相对增加。
15.1.5 并发脑膜炎或脑炎者,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氯化物、糖正常,蛋白轻度增高。
15.1.6 尿和血淀粉酶可增高。
15.2 证候分类
15.2.1 温毒袭表:发热轻,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大,压之疼痛有弹性感。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15.2.2 热毒蕴结:壮热,头痛,烦躁,腮部漫肿,疼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15.2.3 毒陷心肝:腮部肿胀,高热不退,嗜睡,颈强,呕吐,甚则昏迷,抽风。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洪数。
15.2.4邪窜肝经:腮部肿胀,发热,男性睾丸肿痛,女性少腹痛。舌质偏红,苔黄,脉弦数。
15.3 疗效评定
15.3.1 治愈:体温正常,腮肿完全消失,无并发症。
15.3.2 好转:腮肿及诸症减轻。
15.3.3 未愈:腮肿未见改善,或出现变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