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作业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监控量测作业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2.11.1 工艺概述 隧道监控量测作业是喷锚构筑法施工的重要内容,应纳入施工工序。监控量测实施需遵循以 下原则: 1 应按照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2 监控量测作业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 3 应在经济适用的原则下选用精度高、耐久性好的仪器设备。 4 应遵循“勤量测”的原则,及时进行监测,确保施工安全。 5 应确保日常的监测数据及时分析,正确指导施工。 2.11.2 作业内容 1 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 2 编制实施方案; 3 测点埋设及初始数据的采集; 4 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 5 提交监控量测成果。 2.11.3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1 监控量测控制标准 (1)监控量测控制标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等内容,应根据地质条件、隧 道施工安全性、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以及周围建(构)筑物特点和重要性等因素制定。 (2)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可参照表 2.11.3-1 和表 2.11.3-2 选用。 表 2.11.3- 1 跨度 B≤ 7m 隧 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围岩级别 隧道埋深 h (m) h≤ 50 50h≤ 300 300h≤ 500 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 V 0. 20 ~ 0. 60 Ⅳ 0. 10~ 0. 50 0. 40 ~ 0. 70 0. 60~1. 50 Ⅲ 0. 20~0. 70 0. 50~2. 60 2. 40 ~3. 50 Ⅱ 0. 30~1. 00 0. 80~3. 50 3. 00 ~5. 00 拱顶相对下沉(%) V 0. 01~0. 05 0. 04~0. 08 Ⅳ 0. 0 1 ~ 0. 04 0. 03~0. 11 0. 10 ~0. 25 Ⅲ 0. 03~0. 07 0. 06 ~0. 15 0. 10~0. 60 Ⅱ 0. 06~0. 12 0. 10~0. 60 0. 50~1. 20 注:①本表适用于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硬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小值,软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 大值。表列数值可在施工中通过实测资料积累作适当修正。 ②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 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③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乘以 1.2~1.3 后采用。 表 2.11.3- 2 跨度 7mB≤ 12m 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围岩级别 隧道埋深 h (m) h≤ 50 50h≤ 300 300h≤ 500 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 Ⅱ 0. 0l ~0. 03 0. 0 1~0. 08 Ⅲ 0. 03~0. 10 0. 08~0. 40 0. 30 ~0. 60 Ⅳ 0.10~0.30 0. 20~0. 80 0. 70~1. 20 V 0. 20~0. 50 0. 40~2. 00 1. 80~3. 00 拱顶相对下沉(%) Ⅱ 0. 03~0. 06 0. 05~0. 12 Ⅲ 0. 03~0. 06 0. 04~0. 15 0. 12~0. 30 Ⅳ 0. 06 ~0. 10 0. 08~0. 40 0. 30~0. 80 V 0. 08~0. 16 0. 14~1. 10 0. 80~1. 40 注:①本表适用于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硬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小值,软质围岩隧道取表 - 1 - 115 - ②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 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③初期支护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乘以 1.1-1.2 后采用。 对于跨度大于 12m 的铁路隧道,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位移判定基准。可参考表 2.27.3-3 表 2.11.3-3 隧道周边允许位移相对值( % ) 围 岩级 别 隧道埋深 h (m) h≤ 50 50h≤ 300 300h≤ 500 Ⅲ 0.10~0.30 0.20~0.50 0.40~1.20 Ⅳ 0.15~0.50 0.40~1.20 0.80~2.00 V 0.20~0.80 0.60~1.60 1.00~3.00 注:①周边位移相对值系指两测点间实测位移累计值与两测点距离比,两测点间的位移值也 称为变化值。 ②脆性围岩取表中较小值,塑性围岩取表中较大值。 ③本表适用于高跨比为 0.8~1.2 的下列地下工程:Ⅲ级围岩跨度不大于 20m;Ⅳ级围岩跨 度不大于 15m;V 级围岩跨度不大于 10m。 ④Ⅰ、Ⅱ级围岩中进行量测的地下工程,以及Ⅲ、Ⅳ、V 级围岩在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