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随访结合心电图优化VV间期对心脏再同步治疗无应答的.docxVIP

强化随访结合心电图优化VV间期对心脏再同步治疗无应答的.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强化随访结合心电图优化VV间期对心脏再同步治疗无应答 的疗效研究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在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适应症 不断扩大,但是CRT疗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心肌瘢痕,左室电极植入部位 膈肌刺激,不恰当超声优化或病人依从性差等,约20%-30%病人对CRT无应答。 改善CRT无应答,改善病人症状和牛存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指定专科庾生对慢性心力衰竭植入三腔起搏器(CRTP/D)无应答病人 强化随访,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优化AV间期,心电图优化VV间期。旨在探讨强 化随访结合心电图优化对CRTP/D无应答的疗效,为临床进行CRTP/D病人术后管 理提供实验依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强化随访包括增加随访次数,增加检测项目等有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治疗方 案,协助病人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国外慢性心衰病人的管理 有不同的方法和模式“切,CHAMPION试验证实,家庭遥测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心 衰再住院率⑶。我国北京、南京等地有加强随访方面的研究⑷。对CRT无应答病 人更需要强化随访,但尚无这方面报道。 CRT的优化包括AV延迟和VV延迟优化。对AV延迟优化的方法比较多,目前尚 无被普遍接受的金标准。Jansen等⑸在30例心力衰竭病人CRT植入后24小时内, 评价多种不同超声方法包括Ritter法、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法等对AV延 迟的作用,结果显示二尖瓣VTI是最佳方法。VV优化对于CRT无应答尤为重要,因 为左室心外膜起搏产牛的电学延迟,可能是由电极头端与左室之间的静脉组织和 心外膜脂肪组织或瘢痕组织延缓了激动传递导致。超声多普勒优化VV间期测量指 标多,耗时长,采用简便,有效的方法进行优化是未来趋势。Vihl等⑹利用心 屯图优化VV间期,结果与超声学方法相比,有83%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Kochlcr F, Winkler S, Schicbcr M, et al Telemedicine in heart fa订urc: Pre-specified and exploreitory subgroup analyses from the TIM-11F tricil. Int J Cardiol. 2011(7). Altman RK, Parks KA, Schlett CL, et al. Multidisciplinary care of patients receiving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clinical outcomes. Eur Heart J. 2012(21). Seto E, Leonard KJ, Cafazzo JA, et al. Developing hecilthceire rule~bcised expert systems: Case study of a heart failure telemoni Loring system. Int J Med Inform. 2012(30)? 刘铭雅,李云嬪,朱伟等。强化门诊随访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依从性的影 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7). Jansen AH, Bracke FA, van Dantzig JM, et al. Correlation of echo-Doppler optimization of atrioventricular delay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with invasive hemodynamics in pationts with heart failure secondary to ischemic or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m J Cardiol. 2006,15;97(4):552-7. Vidal B, Tamborero D, Mont L,Sitges M, et al. Electrocardiographic Vidal B, Tamborero D, Mont L, Sitges M, et al. Electrocardiographic optimization of interventriculardelay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optimization of interventricular delay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a simple method tooptimize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