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1讲生态观前言反思.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增长论 观点——只有促进经济增长,才能实现追赶目标 成果——形成以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 问题——两极分化、腐败、政治动荡、环境污染 增长极限论 观点——全球增长会因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下世纪达到极限。“零增长”。 成果——警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问题——过于悲观 据估测,每挖一根甘草,就破坏方圆四、五米的植被 综 合 发 展 观 ——人与客观世界协调的发展观 观点——经济、政治、人、自然协调发展 问题——局限于当代发展 理论来源:波尔丁“宇宙飞船理论” ——地球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 循环经济发展观 运行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传统:资源→产品→废物) 原则: (3R)——减量化(Reduce) ——再使用(Reuse) ——再循环(Recycle) 特 点—— 新的经济观(循环) —— 新的价值观(和谐) —— 新的生产观(3R) —— 新的消费观(适度)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 硫酸厂 炼油厂 30万吨年 温室 热电厂 150万千瓦 生物制药厂 农田 肥料 市政 供热 石膏制板厂 养鱼场 混凝土 筑路 硫 污泥 余热 燃气 蒸汽 蒸汽 脱硫渣 飞灰 蒸汽 蒸汽 燃气 冷却水 造纸系统 蔗渣浆,纸,CMC 制糖系统 糖,有机糖,低聚果糖 蔗田系统 有机甘蔗 甘蔗 酒精系统 酒精,酵母精 蔗渣 废糖蜜 环境综合处理系统 除尘脱硫,水泥,轻钙,复合肥,碱回收,白水回收及水回用 热电系统 电,蒸汽 蔗髓 复合肥 回用白水 回收碱 蒸汽,电 废渣 废液 废气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资源循环利用示意图 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日益突出 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金钱本位 一份写在矿工帽上的遗书 中等收入幸福感最强 北京人幸福感指数显示: 家庭月收入不足4000元时,幸福感随收入的提高而提高, 达到4000元后,幸福感呈波状上升, 5000-7000元中等收入组幸福感最强 7000元后出现下降 15000-20000元组幸福感更不确定,其平均幸福感分值与1000-1499元收入组相同 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日益突出 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金钱本位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人的全面发展 ——指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 ——个人潜力最大限度发挥 ——个人需要全面满足 (一)以人为本的背景 1.人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 2.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日益突出 3.人在改革和发展中代价日益突出 人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日益突出 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 破坏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人被物化,一些人不能真 正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存在社会不公平 贫富差距在扩大 基尼系数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 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小于0.2—— “高度平均” 0.2~0.3——“相对平均” 0.3~0.4——“比较合理” 0.4~0.6——“差距偏大”(0.47) 大于0.6——“高度不平均” 极端利己主义在蔓延 贪 欲 膨 胀 (二)以人为本的实质及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1.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管仲“霸业篇”中的“以人为本” 文艺复兴: “人权高于神权” (文化) 人道主义:自由;平等;博爱(政治)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 (哲学)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 人本主义 从现实社会历史条件出发看人 强调人是目的 从抽象共同人性出发看人 以人为本 人是目的与手段统一 根本区别 (二)以人为本的实质及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2.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 2.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 人是主体、尺度、目的 本 人 人民群众 关系 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和社会的关系 人和人的关系 人和组织的关系 (二)以人为本的实质及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2.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 3.以人为本的基本涵义 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和社会的关系 人和人的关系 人和组织的关系 1.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2.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为劳动者提供发挥其聪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