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5-4 向心轴承直径系列,宽度系列代号 第二节 轴承装配 ①表示轻宽5。②表示中宽6。 表5-5 推力轴承直径系列、高度系列代号 ①双向推力轴承高度系列③内径代号由内径代号用数字表示,见表5-6。 第二节 轴承装配 表5-6 轴承内径表示法 2)前置、后置代号是轴承在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技 第二节 轴承装配 术要求等有改变时,在其基本代号左右添加的补充代号。4.滚动轴承的配合1)滚动轴承是专业厂大量生产的标准件,其内孔和外径出厂时均已确定。 图5-39 轴与轴承内孔的配合 第二节 轴承装配 图5-40 外壳孔与轴承外径的配合 2)滚动轴承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轴承装配 ①相对于负荷方向为旋转的套圈与轴或外壳孔,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过盈量的大小以轴承在负荷下工作时,其套圈在轴上或外壳孔内的配合表面上以不产生“爬行”现象为原则。②对于重负荷场合,通常应比轻负荷和正常负荷场合紧些。负荷愈重,其配合过盈量应愈大。③选择公差等级应与轴或外壳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如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外壳孔一般为IT7。 第二节 轴承装配 ④轴公差带的选择,在大多数场合,轴旋转且径向负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负荷方向为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轻负荷(电器仪表、机床主轴、精密机械、泵等)采用h5、j6、k6、m6;正常负荷(一般通用机械、电动机、泵、内燃机变速箱、木工机械)采用j5、m5、m6、n6、p6;重负荷(铁路车辆和电车的轴箱、牵引电动机、轧机、破碎机等机械)采用n6、p6、r6、r7。静止轴且径向负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较小的间隙配合。 图5-41 毡圈密封装置 第二节 轴承装配 5.滚动轴承的密封装置(1)接触式密封1)毡圈密封,如图5-41所示,这种密封装置结构简单,但因摩擦和磨损较大,高速时不能应用,主要应用于工作环境比较清洁的场合下密封润滑脂。2)皮碗式密封圈,如图5-42所示。 图5-42 皮碗式密封圈 第二节 轴承装配 (2)非接触式密封1)间隙式密封,见图5-43。 图5-43 间隙式密封 第二节 轴承装配 2)迷宫式密封,见图5-44。 图5-44 迷宫式密封 6.滚动轴承的预紧和游隙调整1)滚动轴承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见图5-45。 第二节 轴承装配 图5-45 轴承的游隙 ①轴承径向游隙的大小, 第二节 轴承装配 通常作为轴承旋转精度高低的一项指标。由于轴承所处的状态不同,径向游隙分为原始游隙,配合游隙和工作游隙。②轴承的轴向游隙是由于有些轴承结构上的特点或为了提高轴承旋转精度,减小或消除其径向游隙。所以有些轴承的游隙必须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通过调整轴承内、外圈的相对位置而确定,如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等。这些轴承在调整游隙时,通常是将轴向游隙值作为调整和控制游隙大小的依据。2)在装配角接触球轴承或深沟球轴承时,如给轴承内圈或外圈以一定的轴向预负荷。 第二节 轴承装配 ①用轴承内、外垫圈厚度差实现预紧见图5-47的角接触球轴承,用不同厚度的垫圈能得到不同的预紧力。 表格 ②用弹簧实现预紧,见图5-48。调整螺柱,改变弹簧力的大小来调整预紧力。 第二节 轴承装配 图5-48 用弹簧实现预紧的方法 ③磨窄两轴承的内圈或外圈见图5-49, 第二节 轴承装配 图5-49中三种形式,只要适当对轴承内圈、外圈施以正确的轴向力即可实现预紧。 图5-49 磨窄两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实现预紧的方法 ④调节轴承锥形孔内圈的轴向位置实现预紧,见图5-50。拧紧螺母可以使锥形孔内圈往轴颈大端移动,结果内圈直径增加,形成预负荷实现预紧。 第二节 轴承装配 图5-50 用调整轴承锥 3)轴承游隙过大,将使同时承受负荷的滚动体减少,轴承寿命降低。 第二节 轴承装配 四、滑动轴承的装配 1)将符合要求的轴套和轴承孔除去毛刺,并经擦洗干净之后,在轴套外径或轴承座孔内涂抹全损耗系统用油。 图5-51 轴套的定位方式 第二节 轴承装配 2)压入轴套,压入时可根据轴套的尺寸和配合时过盈量的大小来选择压入方法。3)轴套定位,在压入轴套之后,对要承受较大负荷的滑动轴承的轴套,还要用紧定螺钉或定位销固定,定位方式如图5-51所示。4)轴套的修整,对于整体的薄壁轴套,在压装后,内孔易发生变形。1)轴瓦与轴承座、盖的装配,上下轴瓦与轴承座、盖在装配时,应使轴瓦背与座孔接触良好。 图5-52 薄壁轴瓦的配合 第二节 轴承装配 2)轴瓦的定位,轴瓦安装在机体中,无论在圆周方向和轴向都不允许有位移。 图5-53 轴瓦的定位 第二节 轴承装配 3)轴瓦孔的配刮,用与轴瓦配合的轴来显点,在上下轴瓦内涂显示剂,然后把轴和轴承装好,双头螺柱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