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农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及完善路径 河北省农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及完善路径
河北省农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及完善路径河北省农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及完善路径
2019年 01月 11 日
摘要:摘要:随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和农村土地流转的愈加集约高效,农民的收入、
摘要摘要::
生产、生活、观念等方面都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因而在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上也必然会出
现一些新的情况和趋势。本文通过合理评估与把握这些新趋向,并紧密结合当下河北省农
村养老模式的基本现实,对未来河北农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及完善路径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关键词:土地流转,城乡居民养老,农村养老
关键词关键词::
依据六普数据,河北省农村 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53%,65 岁及以上人口占8.4%,早已步
入老龄化社会,且农村老龄化程度高出城镇近 1%。但与农村老龄化程度极不相称的是留守
问题严重、养老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养老观念落后、养老能力偏弱等诸多社会现实,
这些也直接引发了各地基于无奈和自救式的农村养老模式探索,农民的养老方式也随之日
趋多元。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两个极为重要的事件,其一就是 2009 年开始试点,在 2012
年实现制度全覆盖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普及;其二就是农村各地始于自发,在党的十
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的“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
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普及实
现了千百年来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剧则在逐
渐改变着农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将由“农业工人”所取代。从某
种意义上讲,这两个事件对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各种相关的公共
政策也必须随着这两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农民养老新的变化和
需求。
一、一、土地流转加剧与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普及对农民养老模式的影响分析土地流转加剧与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普及对农民养老模式的影响分析
一一、、土地流转加剧与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普及对农民养老模式的影响分析土地流转加剧与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普及对农民养老模式的影响分析
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2014 年 2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
若干意见》,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 2016 年11 月,河北省的农
村土地流转率已经达到了 29.1%,土地流转已进入加速期。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面,
河北自 2012 年7 月1 日起,新农保和城居保并轨,统称为“河北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
险”。到 2017年 1月,河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 80 元提
高到 90 元,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共有 3440.32 万人参保,参保率98.40%,其中共
有 963.55万 60周岁以上符合领取条件的城乡居民领取养老金。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普
及和农村土地流转加剧改变着农民的养老观念,提升着农民的养老能力,催生着农民新的
养老需求,对农村老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持续而深远。
(一)居家式养老模式将越来越难以为继
1.居家养老的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居家养老模式产生于农业社会,其农耕文化传统相当浓
厚。在传统农耕社会,老人的养老几乎完全依靠上代抚育下代,下代赡养上代的“反馈模
式”来解决。这种养老模式长期存在并呈现出一种文化形态,是基于数千年历史的农业社
会经济基础,主要体现为长辈通过对劳动力、土地等家庭生存发展要素的控制,构建了一
个以家长为核心的家族统一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长辈在现代家庭生产中的实际作
用与传统农业社会已有了明显不同,家长在潜移默化中也失去了往昔的强势,老年人在家
庭中的经济地位也完成了由高向低的转换。而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家庭中年轻人与老人
的经济地位差距进一步拉大。因为流转对于已经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而言,只能意味着
土地直接收入的减少;但对于年轻人而言,从土地解脱之后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务工或创业
之中,这意味着总体收入的增加。所以随着土地流转加速老年人家庭经济地位进一步降低,
原有居家养老模式的经济基础趋于瓦解。
2.家庭人口结构难以实现有效支撑。一方面,我国长达 30 年的一孩政策,令家庭人口数
量显著减少,“四二一”的家庭倒金字塔结构成为主流,并且对于上世纪 70年末受政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