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
学学术术辨辨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 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学术辨》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学学术术辨辨
字数:5088
学术辨
清平湖陆陇其稼书着
辨上
汉唐之儒崇正学者尊孔孟而已孔孟之道尊则百家之言熄自唐以后异
端曲学知儒者之尊孔孟也于是皆托于孔孟以自行其说我曰孔孟彼亦曰孔
孟而学者遂莫从而辨其是非程朱出而崇正辟邪然后孔孟之道复明而天下
尊之自宋以来异端曲学知儒者之尊程朱也于是又托于程朱以自行其说我
曰程朱彼亦曰程朱学者又莫从而辨其是非程朱言天理则亦言天理天理之
名同而所指则霄壤矣程朱言至善则亦言至善至善之名同而其所指则冰炭
矣程朱言静言敬则亦言静亦言敬静敬之名同至所以为静敬则适越而北辕
矣程朱之言有可假借者则曰程朱固若是也有不可假借者则曰此其中年未
定之论也黑白淆而雅郑混虽有好古笃志之君子力扶正学亦止知其显叛程
朱之非至其阳尊而阴篡之者则固不得而尽绝矣盖其弊在宋元之际即有之
而莫甚于明之中叶自阳明王氏倡为良知之说以禅之实而托儒之名且辑朱
子晚年定论一书以明己之学与朱子未尝异龙溪心斋近溪海门之徒从而衍
之王氏之学徧天下几以为圣人复起而古先圣贤下学上达之遗法灭裂无余
学术坏而风俗随之其弊也至于荡轶礼法蔑视伦常天下之人恣睢横肆不复
自安于规矩绳墨之内而百病交作于是泾阳景逸起而救之痛言王氏之弊使
天下学者复寻程朱之遗规向之邪说诐行为之稍变然至于本源之际所谓阳
尊而阴篡之者犹未能尽绝之也治病而不能尽绝其根则其病有时而复作故
至于启祯之际风俗愈坏礼义扫地以至于不可收拾其所从来非一日矣故愚
以为明之天下不亡于寇盗不亡于朋党而亡于学术学术之坏所以酿成寇盗
朋党之祸也今之说者犹曰阳明与程朱同师孔孟同言仁义虽意见稍异然皆
圣人之徒也何必力排而深拒之乎夫使其自外于孔孟自外于仁义则天下之
人皆知其非也又奚待吾之辨惟其似孔孟而非孔孟似仁义而非仁义所谓失
之毫厘差以千里此其所以不容不辨耳或又曰阳明之流弊非阳明之过也学
阳明之过耳程朱之学岂独无流弊乎今之学程朱者未必皆如敬轩敬斋月川
之丝毫无疚也其流入于偏执固滞以至偾事者亦有矣则亦将归罪程朱乎是
又不然夫天下有立教之弊有末学之弊末学之弊如源清而流浊也立教之弊
如源浊而流亦浊也学程朱而偏执固滞是末学之弊也若夫阳明之所以为教
则其源先已病矣是岂可徒咎末学哉
辨中
阳明以禅之实而托于儒其流害固不可胜言矣然其所以为禅者如之何
曰明乎心性之辨则知禅矣知禅则知阳明矣今夫人之生也气聚而成形而气
之精英又聚而为心是心也神明不测变化无方要之亦气也其中所具之理则
性也故程子曰性即理也邵子曰心者性之郛郭朱子曰灵处是心不是性是心
也者性之所寓而非即性也性也者寓于心而非即心也先儒辨之亦至明矣若
夫禅者则以知觉为性而以知觉之发动者为心故彼之所谓性则吾之所谓心
也彼之所谓心则吾之所谓意也其所以灭彝伦离仁义张皇诡怪而自放于准
绳之外者皆由不知有性而以知觉当之耳何则既以知觉为性则其所欲保养
而勿失者惟是而已一切人伦庶物之理皆足以为我之障而惟恐其或累宜其
尽举而弃之也阳明言性无善无恶盖亦指知觉为性也其所谓良知所谓天理
所谓至善莫非指此而已故其言曰佛氏本来面目即我门所谓良知又曰良知
即天理又曰无善无恶乃所谓至善虽其纵横变幻不可究诘而其大旨亦可睹
矣充其说则人伦庶物固于我何有而特以束缚于圣人之教未敢肆然决裂也
则又为之说曰良知苟存自能酬酢万变非若禅家之遗弃事物也其为说则然
然学者苟无格物穷理之功而欲持此心之知觉以自试于万变其所见为是者
果是而见为非者果非乎以况其心本以为人伦庶物初无与于我不得已而应
之以不得已而应之心而处夫未尝穷究之事其不至于颠倒错谬者几希其倡
之者虽不敢自居于禅阴合而阳离其继起者则直以禅自任不复有所忌惮此
阳明之学所以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