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要教学大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語言學概要教學大綱 課程中文名稱:語言學概要 授課教師:黃麗娟老師 開課系級:中文一 修別: 必修 學分數/時數:4/4 教學目標: 1、認識並研究語言性質、結構規律及演變規律,了解關於語言的基礎知識。2、認知並分辨語言學、語音學、聲韻學、語法學、詞彙學、語義學的不同與相關。3、能夠理解漢語語言的起源並描述漢語語言的特點,分析漢語與其他語言的不同性質,了解學習漢語語言的方法與研究途徑。 指定教材: 謝國平(1998):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葉蜚聲/徐通鏘(1993):語言學綱要。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教學方式: 上課講述。 報告討論。 隨堂測驗。 參考書目: 1、王力,1987,《中國語言學史》,台北:古風出版社。 2、朱星,1995,《中國語言學史》,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何九盈,1995,《中國古代語言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4、濮之珍,1987,《中國語言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王力,2003,《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6、徐通鏘,1997,《語言論—語義型語言的結構原理和研究方法》,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7、劉堅 胡雙寶 郭力編輯,1998,《二十世紀的中國語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徐通鏘,2004,《漢語研究方法論初探》,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9、葛本儀,2002,《語言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10、(瑞)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 ,1998,《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11、(美)愛德華?薩丕爾(Edward Sapir)著 陸卓元譯,2003,《語言論》,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12、(德)哈杜默德?布思曼(Hadumod Bubmann)著 陳慧瑛譯,2003,《語言學詞典》,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五、教學大綱: 1、語言的起源。 2、語言的性質。 3、語言的分類。 4、語言學的產生與發展。 5、語言學的研究對象與分類。 6、音素、音位、音節。 7、漢語音節的結構特點。 8、語法單位及其組成規則。 9、句法的層次與層次分析。 10、詞義的類型與構成。 11、句義的類型與構成。 12、語言與文字。 13、漢語與漢字。 教學進度: ? 週 次 進 度 教 學 活 動 備 註 一 語言的定義性質與分類 講述與建議 ? 二 語言學的類別與流派 講述 ? 三 語言符號的層級與系統 講述 ? 四 發音器官與元音輔音 講述 ? 五 音位音素與音節音變 講述 ? 六 語法單位與語法規則 講述 ? 七 語法的組合規則 講述 ? 八 語法的聚合規則 講述 ? 九 詞的基本結構類型 講述 ? 十 詞彙與詞義 講述 ? 十一 單義與多義 同義與反義 講述 ? 十二 字裡行間 意內言外 講述 ? 十三 文字是紀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 講述 ? 十四 意音文字與拼音文字 講述 ? 十五 漢字與漢語 講述 ? 十六 漢字是否需要拼音化 講述 ? 十七 口語與書面語 講述 ? 十八 文明的進展與語言的分化 講述 ? 十九 社會方言 講述 ? 二十 地域方言 講述 ? 二十一 親屬語言 講述 ? 二十二 語言的譜系分類 講述 ? 二十三 語言的排擠與替代 講述 ? 二十四 語言的融合與進展 講述 ? 二十五 語言的接觸、借用與吸收 講述 ? 二十六 語言融合的條件與過程 講述 ? 二十七 語言演變的普遍性與規律性 講述 ? 二十八 語音的歷史比較法 講述 ? 二十九 語法組合規則的演變 講述 ? 三十 語法聚合規則的演變 講述 ? 三十一 舊詞的消亡與新詞的誕生 講述 ? 三十二 詞義的擴大縮小與遷移 講述 ? 三十三 成分分析法與層次分析法 講述 ? 三十四 漢語方言概說 講述 ? 三十五 漢語方言研究方法概說 講述 ? 三十六 漢語研究方向概說 講述 ? ? 評量方式: 1、日常考查成績:百分之四十。 2、期中考試成績:百分之三十。 3、期末考試成績:百分之三十。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