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青霉素讲稿病理生理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 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青霉素钠为例,其结构如下: S CH3 RCOHN 6 5 1 2 CH3 A B 7 4 3 N COONa O 侧链 A : 内酰胺环 B:氢化噻唑环 R CH2 青霉素类药物的结构由母核和侧链两部分组成。母核为6-氨基青霉烷酸,由β-内酰胺 环和氢化噻唑环并合而成,C 上有一个羧基。不同的侧链构成不同的药物。青霉素钠(钾) 3 的侧链为苄基,母核上的羧基形成钠盐为青霉素钠,形成钾盐即为青霉素钾。 青霉素钠(钾)的侧链上有苯环,所以有紫外吸收;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不稳定,与酸、 碱、青霉素酶及某些金属离子作用时,易水解开环,并发生分子重排,使药物的活性降低。 本类药物在碱性条件或在青霉素酶的作用下,β-内酰胺开环形成青霉噻唑酸,在pH4 的酸 性条件下可开环、重排成青霉烯酸,其降解的最终产物为青霉醛和青霉胺。 一、鉴别 1.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的含 量,同时进行鉴别。要求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 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红外光谱法 《中国药典》中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均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别, 用溴化钾压片后测定,要求供试品的红外吸收光谱与对照的图谱一致。青霉素钠的主要特征 峰如下: -1 -1 波数(cm ) 归 属 波数(cm ) 归 属 3360 仲酰胺νNH 1625,1420 羧酸盐νCOO 1780 β-内酰胺νC O 1501 仲酰胺νCN  δNH 1705 仲酰胺νC O 760 单取代苯γCH 3.焰色反应 照 《中国药典》附录 “一般鉴别试验”中钠盐和钾盐的火焰反应方法试 验。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青霉素钠为钠盐,火焰应显 鲜黄色;青霉素钾为钾盐,火焰应显紫色。 二、检查 1.吸光度 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侧链的苯环有紫外吸收,其水溶液在264nm 的波长处 有最大吸收,而降解产物在280nm 处有最大吸收。测定264nm 处的吸光度可以控制青霉素 钠的含量,测定280nm 处的吸光度,则可以控制杂质的量。 青霉素钠吸光度的检查方法:取供试品,加水制成每 1ml 中含1.80mg 的溶液,照分光 光度法,在280nm 与325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大于0.10;在264nm 的波长处有最 大吸收,吸光度应为0.80~0.88。 青霉素钾的分子量较青霉素钠大,检查时需配制每1ml 中含1.88mg 的溶液,测定吸光 度的波长和要求与青霉素钠相同。 2.青霉素聚合物 青霉素类药物在临床上有时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反应,危害极大。多 年的研究证明,青霉素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反应与药物中的高分子杂质有关。青霉素类 药物中的高分子杂质有两类,一类是蛋白(多肽)类杂质,另一类是聚合物类杂质。蛋白(多 肽)类杂质是由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开环后与多肽上的伯氨基缩合而成,主要在发酵过程中 形成,分子量一般为2400~3500道尔顿。聚合类杂质是由药物分子间发生缩合反应而形成 的。药物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开环后,产生羧基,羧基可与另一分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