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秦风.无衣》和《邶风.静女》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体会《无衣》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习《静女》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
(3)学习诗歌,深刻体会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正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学习《无衣》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并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 正确判断《无衣》使用“赋”的表现手法,《静女》使用“比”的表现手法;
2. 品味诗歌语言,体会重章叠句、反复咏唱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讲解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三首的另外两首《无衣》、《静女》。
二、研习《无衣》
1. 学生阅读诗歌
2. 教师点拨
明确:这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军歌。
补充:这是一首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
国主义诗篇。秦地与西戎毗邻,常常受到西戎的侵扰。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
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
歌。
3. 思路梳理(全诗共三章)
(1)统一思想。“岂曰无衣”首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暗示军情紧急,时不
我待“与子同仇”大家统一思想,准备上战场。
(2)统一行动。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于征战中。
(3)同赴战场。“与子偕行”团结对敌,共同奔赴战场。
4. 思考: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何特点?
明确:句式相同,内容相近;每章都以反问开头;每章只有第二句的第四个字,
第四句的第三、四个字,第五句的第三、四个字不同。
补充:这属于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重章复唱,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
加深所要抒发的情感,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
5. 诗歌三章中富于变化的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明确:每章的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
服物质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三、四句写修理“戈矛”、“矛戟”、“甲兵”,
表现战士们齐心备战的情景;最后一句,写“同仇”、“同作”、“偕行”,则
由共同对敌的仇恨,写到共同奋起,同赴战场,表现出一种团结心,同仇敌忾,
誓死保卫疆土的义愤。
6. 《无衣》在表达上有何特点?这属于什么表达方式?
第 1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明确:陈述铺叙,即“赋”。关于“赋”这一表达方式的运用,我们初中学过有
《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陌上桑》: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这种把事物铺开叙述
的方式就是“赋”。
7.小结:
这是一首赋体诗,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
表现出一种慷慨雄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三、学习《静女》
1. 学生读诗,体会情感表达。
2. 教师点拨。
①注意文中通假字:“说”通“悦”、“归”通“馈”等。
②内容:《邶风·静女》是一首反映男欢女爱的情诗,诗中男女对爱情的追求自
由、大胆、激烈,诗中的情感又是热烈、纯朴、真挚的。
3. 文章疏理
全诗三章,作者摘取了一个片段,有了三个典型的镜头刻画,写尽了男青年感情
的曲折变化。这三个镜头分别表现了什么?
明确:①青年之急。姑娘约“我”在城墙角落相见,却一直不出现,急的“我”
抓耳挠腮,不断徘徊。
②青年之恋。“我”在等待中想起姑娘那么漂亮,送给自己的彤管那么好看,
令人陶醉。
③青年之诚。“我”又想起姑娘送给“我”的“荑”,既好看又奇异,自己特
别喜爱,因为其中蕴含着姑娘的相赠情意
4. 重点赏析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两句是约会中最精彩动人的句子,为什么?
明确:首先,谁“爱而不见”?(姑娘),谁“搔首踟蹰”(男青年)。小伙子前
来赴约,却不见心上人的踪影,左顾右盼,直挠头,好不焦急。作者为我们描绘
了一幅极有情趣的画面:暗处,姑娘正偷偷地捂着嘴笑;明处,小伙子挠头等得
好焦急。反差强烈,对比鲜明,通过互相衬托,体现出二人的性格,姑娘除了文
静美丽(静女其姝),还活泼可人,小伙子直率憨厚、多情。(憨态可爱,足见爱
至真至深)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管”是一种红色的管乐器,“女”,也指
彤管。这一句作者仅是在称赞“彤管之美”吗?
明确:不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