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张载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张载”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张载
【生卒】:1020—1077【介绍】: 北宋哲学家,思想家。
字子厚。
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随父侨寓于风翔郿县横渠(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以后即在横渠镇讲学。
人称横渠先生。
其弟子多为关中人,后人称他的学派为“关学”。
嘉祐二年(1057)张载考中进士,先任祁州司法参军,丹州云岩县令,后迁着作佐郎,签书谓州军事判官公事。
后托病归里。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御史中丞吕公着(1018—1089)向
朝廷推荐张载说:“张载学有本源,四方之学者皆宗之,可以召对访问。”
被任为崇文院校书。
后因其弟张戬(1030—1076)反对王安石(1021—1086)变
法,与王安石矛盾激化,张载感到不安,于是又托病
回到故里横渠镇,从事讲学与着述。
熙宁十年(1077)经吕大防(1027—1097)举荐,张载被任为同知太常礼院。
任职不久,因与主管礼官意见不合,又有疾,即辞职。
回陕途中,于临潼病逝,终年58岁。
张载的人学思想主要反映在《正蒙》、《横渠易说》、《文集佚存》等着作中,《张子语录》、《经学理窟》中也有一些。
张载的着作有1978年中华书局整理本《张载集》。
张载首倡“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这使人性学说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张载认为人和万物都是气聚而成,气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
气的本来状态构成“大地之性”,它清澈纯一,因而是善,是人和万物所共有的。
人生成之后,由于禀受阴阳二气不同,又有各自的形体和特殊的本性,这就是“气质之性”,它驳杂繁复,是人的各种欲望,不善的载体和根源。
由此,张载主张,人们应当通过修养功夫,变化气质,以保存“天地之性”,恢复先天的良善。
应该说,张载从“气”一元论的宇宙观出发来说明人性,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可是,由于他的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使其在解释人性问题时,又陷入到离开社会性的泥潭中。
张载还发挥了儒家传统的仁孝道德观念,并将其同“天人合一”的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调和等级矛盾的兼爱思想。
他从人和万物都是天地之气所生,性同一源,本无阻隔的观点出发,认为整个社会就应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人与人之间应当“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
张载的人学思想极为丰富,涉及面也较广,因此,对后世进步思想家如王夫之、戴震等,给予了积极的影响。
但其人学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也给予后世以消极影响。
(1)论天人 关于“天”,张载认为是自然之天,是没有意志、没有目的“太虚”之“气”。
他说:“天不能皆生善人,正以天无意也。”
张载所说的“天”,实际上就是宇宙。
他说:“气块然大虚。
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絪缊’,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
又说“太虚者,气之体。”
他将这一宇宙观总结为“太虚即气”的思想。
可见张载所说的宇宙就是“气”的聚与散、升与降的运动而形成的。
——那么“人”在宇宙中占有什么地位以及与自然发生什么关系呢?张载在解释人的本性时,同样是运用“气”的概念,他认为:万事万物(包括人)都是“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
很显然,“人”也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
人的本质与宇宙的本质是统一于“气”的。
因此,从本源上说就是“天人合一”。
但是,人不同于大自然,因自然界中的各种实体都是一目了然的,而人为什么别于草木?不对此做出回答就无法让人信服。
张载说:“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途),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
“气”的变化是万殊的,因此我们看到的宇宙与人自身就是不相同的,但本质乃为“气”。
因此,人在宇宙中占有一种与天地并而为三的地位。
张载说:“盖尽人道,并立于天地以成三才,则是与天地参矣。”
人与天地为“参”(三),可见人并不是宇宙的奴隶。
张载又说:“圣人体天地之德然也。”
就是说,天地不语,圣人代大自然说话。
当然,这宇宙是非意志的。
圣人所代之言是宇宙的机关、规律或“道”。
从这里,人便在宇宙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2)天与人有交胜之理 张载从宇宙的无限性以及整个人类认识宇宙的无穷性角度来看待“天人交胜之理”的。
他说:“造化所成,无一物相肖者,以是知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无端而已。”
这是就宇宙的无限性而言的。
又说:“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为不一一也,天大无外,其为感者絪缊二端而已焉。”
这是就人认识的无限性而言的。
张载已经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
但是,两个无限性如何统一呢?张载说:“利用出入,莫知其乡,一万物之妙者与!”也就是说,当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妙”的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半结构化面试必问题目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GB_T 33700-2017地基导航卫星遥感水汽观测规范.docx VIP
- GB_T 42988-2023 多源遥感影像网络协同解译.pdf VIP
- DB42T 2425-2025 自然资源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应用分类分级规范.pdf VIP
- 油水井井筒大修作业资料讲解.ppt VIP
- 一上《和大人一起读》检测题1参考答案.pdf VIP
- H公司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ocx VIP
- 监理工作流程大全,聪明的监理人都收藏了!.pdf VIP
- 增强职业健康素养 争做职业健康达人 培训课件2025 .pptx
- 第5课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课件 高教版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