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章炳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章炳麟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章炳麟”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章炳麟 【生卒】:1869—1936【介绍】: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 初名学乘,字枚叔,别号太炎。 浙江余杭人。 少时受过严格的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教育,1890年到杭州诂经精舍师事当时着名的经学大师俞樾。 1897年至上海,任《时务报》撰述,又任职《经世报》、《昌言报》等,积极宣传维新变法。 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与孙中山相识,“相与谈论排满方略,极为相得”,开始由赞成维新变法转变为倡导反清革命,并逐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1903年,在上海爱国学社任教,发表着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的保皇言论,昌言民族民主革命,对当时的革命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年,因“苏报案”被捕入狱,监禁3年。 1906年出狱后东渡日本,参加同盟会,担任机关报《民报》的主编。 1910年任光复会会长,主编机关报《教育今语杂 志》。 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提出“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口号。 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任会长,主编《大共和日报》。 又应孙中山之聘,任总统府枢密顾问。 后因反对袁世凯而被软禁于北京,政治上日渐脱离民众并转向消极。 晚年在苏州设立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以讲学终老。 章炳麟的思想大致可以1906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思想反映他逐步抛弃传统思想,积极接受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社会学等学说,并努力用这些新知识、新思想来批判旧学。 在哲学思想上,带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性质。 后期则抛弃了原有的唯物主义思想,而把佛教唯识宗哲学,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的一些唯心主义学说杂糅在一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他从中国革命的需要出发,十分重视对人的研究,提出“人为万物之元恶”的人性论,阐述了“个人”与“团体”、义务与责任的关系,提出善与恶、苦与乐的同时发展,并行进化的“俱分进化论”。 在这些思想中具有浓重的佛学色彩和生吞活剥西方资产阶级某些人学观点的痕迹,一方面说明中国资产阶级刚刚登上政治舞台,急于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以便制定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资产阶级的不成熟,它不可能从根本上科学地回答有关人的问题。 其着作有《章太炎全集》。 (1)“精气为物,智虑非气” 章炳麟汲取了传统的气一元论学说的合理性,用“气”作为万物的本源。 他说:“惟天未尝有,故无之为字,从天诎之以指事。 天萃于气,气生于地,地生于日。” 他借用“精气”来说明人,“曰精气为物,其智虑非气也。 所以受者,胎卵之成,成于牝牡之感,而子姓受之。 感有交错,以成智虑。 及死则若波之复,乃夫气则瀸淖于水土也”。 这是说,人是由“精气”这种极细微的物质构成的。 但人的精神现象并非物质。 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关系,就象水波和水的关系一样,人死智虑消失如同水平波息,而构成人体的精气则转化为无机物了。 “人死而为枯骼,其血之转磷或为茅搜,其炭其盐或流 于卉木,其铁在矿,其肌肉或为虫蛾蛰豸”。 人的肌体和植物昆虫以及无机物具有相同的物质元素。 因此,人死后,构成人体的血液、炭、盐、铁、肌肉等等成份便会转化,或为草木等植物吸收,或为虫蛾豸等昆虫动物吮食,或变为矿物质。 可见章炳麟的“精气”说已不同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那种自发的臆测,而是吸取了大量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 (2)人类起源与进化说 章炳麟吸取了西方进化论中的一些观点,说明人类最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水生的生物,后来进化为猿类,又逐渐发达而成为人。 他说:“赭石赤铜箸乎山,莙藻浮乎江湖,鱼浮乎薮泽,果然貜狙攀援乎大陵之麓,求明昭苏而渐为生人。 人之始,皆一尺之鳞也”。 人类产生以后,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人的生理和构造也不断发生变化。 如“冰期非茸毛不足与寒气格战,至于今,则须发为无用,凑理之上遂无短毳矣”。 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外,社会环境对人类进化也有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远远超过前者。 “冷热燥湿之度变,物之与之竞者,其体亦变,且万族之相轧,非直冷热燥湿之比者也”。 他还指出,人的器官经常使用,便会发展,否则便会退化。 如把人放逐到深山丛林中去,使人的知力不能发挥作用,人便要退化,甚至退化到猿猴的状况。 “故人之怠用其智力者,萎废而为豦蜼。 人迫之使入于幽谷,夭阏天明,令其官骸不得用其智力者,亦萎废而为豦蜼”。 章炳麟由于不能正确理解造成各民族间不平等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而把许多民族弱小的原因归结为环境恶劣,阻碍了人的智力发展,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3)“俱分进化”论 章炳麟认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道德方面是善与恶同时并进,在生活方面是苦与乐同时并进。 他说:“进化之所以为进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