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19-2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并能对简单的对称现象进行判断。
(2)在经历观察、操作与实验合作解决问题基础上对各种对称现象进行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3) 在对各种对称现象进行辨析的过程中渗透数学对称思想,感受数学对称美带来的学习与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每组两个学具袋(1号袋为轴对称图形,2号袋为彩纸),每人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喜欢剪纸吗?(喜欢)请同学们欣赏老师带来的剪纸画。师课件出示剪纸有:桃、葫芦、三瓣花、松树。
师:老师想看看谁的眼力最好,上面的四种图形各是从下面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课件出示四张剪纸)
学生回答后,师课件演示证明学生的猜想。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想不想象老师这样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想)下面就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的彩纸和剪刀,先把长方形的彩纸对折,沿着折痕画出图形的一半,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动手剪纸,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探索发现,体悟特征。
师:同学们真聪明,剪出了那么多好看的图形,老师好高兴啊!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你剪出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生1:中间有一条折痕。
生2:折痕两边的形状一样。
生3:沿着折痕对折,一模一样。
生4:沿着折痕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沿着这条折痕对折,(师指其中任意一个图形)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像这样的的图形,我们把他叫做轴对称图形。找1—2名同学说一说什么叫轴对称对称图形,然后同桌互说。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了,我们把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师板书:对称轴)对称轴也就是从图形的中间画一条直直的线,我们通常用“虚线”来表示。师课件示范画对称轴的方法。
师:你能试着画出你自己剪出的图形的对称轴吗?
生:能。
学生画,师巡视指导。
三、综合应用,巩固新知。
师: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不光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还学会剪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里存在着轴对称现象?
生1:我们人的眼睛。
生2:我们的两只手,还有两只脚。
生3:我们穿的衣服。
生4:飞机也是对称的。
……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对称现象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出示各种建筑物、京剧脸谱、民间工艺品、民间杂技。(出示的同时,利用对称轴进行验证)
师:我们欣赏这么多对称图形,对称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请同学们接着看屏幕,(1)出示0 1 2 3 4 5 6 7 8 9让学生找出对称的数字。(0 3 8)
(2) 出示汉字:草木皆兵让学生找出对称的汉字。(草木)
(3)出示英语I LOVE CHINA让学生找出对称的英文字母(I O V E C H IA)
(4)出示所学的图形
四、整理总结,综合延伸。
师:时间过的真快,大家这节课学的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与大家共享?
生1:我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也会分辨轴对称图形了。
生2:我还知道轴对称图形很美,在生活中应用很广。
师:大家说的真好,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块度过了快乐的四十分钟,感受了对称世界的神奇和美丽,课后,希望同学们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创造出更多更美丽的对称图形,去美化我们的环境,装扮我们的生活!最后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就让咱们在欣赏这些美丽的图形的过程中结束这节课吧,谢谢大家。(播放音乐,大屏幕同时依次出现天安门、桂林山水、中山陵、巴黎埃菲尔铁塔、印度泰姬陵、伦敦塔桥、战斗机、花、蝴蝶、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艺术剪纸)
《对称》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2、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础。 3、三年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开展讨论,具备一定的合作探 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称》效果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物,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确立活动主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数学_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1).doc
- 小学数学_认识小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6).doc
- 小学数学_认识小数教学课件设计(精选5).ppt
- 小学数学_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小学数学_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教学课件设计(精选1).ppt
- 小学体育_功夫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5).doc
-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课件设计(精选4).ppt
- 小学数学_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4).doc
- 小学数学_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设计(精选2).ppt
- 小学数学_找次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4).doc
- 小学数学_找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8).doc
- 小学数学_求相同加数的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小学数学_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 小学数学_认识面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 小学数学_ 相同加数的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数学_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6).doc
- 小学数学_搭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 小学数学_智慧广场-求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3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