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科学_《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中第四课《土壤的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土壤的进一步了解,认识土壤对人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2. 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植被对保持水土的重要性,了解哪些行为是在破坏土壤。 3.知道土壤与动植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知道怎样保护土壤。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土壤上的植物对保护水土流失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了森林被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准备】 1.布置并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教师准备资料。 2.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喷壶、大小量筒。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综合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 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土壤吗?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土壤孕育着生命。 导入主题: 让我们走进自然,去揭开土壤神秘的面纱。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土壤的保护》。 二、讲授新课 (一)土壤与我们的生活 1.土壤与动物,植物,人类的关系 (1)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 (2)它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3)土壤烧制成砖——我们用砖盖成了我们居住的房子 (4)供植物生长——小麦加工成面粉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美食 思考:通过这些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2.交流讨论:你还知道的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 (1)北方窑洞 (2)鼹鼠的家 (3)制作陶器 (4)土壤里生长的棉花可供人类作纺织材料 (5)土壤里生长的树木可供人类作建筑材料、家具材料、燃料等。 土壤有什么不同 1.出示两幅图片 (1)草丰林茂,牛羊成群 (2)荒野遍布,寸草难生 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草丰林茂,而有的地方却寸草难生呢? 小结:(1)因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地肥沃能适宜很多植物生长。 (2)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土地荒漠化,不能适宜植物的生长。 2.科学实验探究 土壤蓄水能力的比较 实验器材: 大小量筒 喷水壶 两只托盆、两块塑料版、?草皮等 实验方案: (1)两块塑料板上一块放带草皮的土,一块上面放散土,把木板分别斜放在两个塑料托盆。? (2)用喷壶在同一个高度向木板上的土壤喷水。 播放视频《水土流失》 填写水土流失实验记录单: 流入盘子的水 流入盘子的沙 无草皮 多且浑浊 多 有草皮 少且清澈 少量 结论:植被能保持水土。 小结: 实验结论:植物可以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3.交流讨论: 想一想,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小结: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减弱,同时土壤也会遭到破坏,恶性循环最后会寸草不生。 4.拓展知识 (1)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2) 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土壤是我们生存的根本,下列做法会破坏土壤吗?应该怎样做? 1.喷洒农药 喷洒农药会污染土壤,造成土壤板结。 应怎样做? 在以后我们要合理施用农药。 2.乱扔垃圾 抛散垃圾会使垃圾中的有毒物质侵蚀土壤。 应怎样做? 垃圾分类回收,不乱扔乱投。 3.开窑烧砖 开窑烧砖占用破坏大量耕地。 应怎样做? 不准开窑烧砖,采用其他材料代替。 4.开山毁林 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应怎样做? 严禁滥伐树木,合理轮伐周期。 5.你还知道哪些破坏土壤的行为 (1)过度放牧 破坏了植被,使土壤裸露,造成水土流失。 应怎样做? 合理轮放,并且及时的补种草种。 使用过的电池扔进草坪 废电池中的重金属成分随渗液溢出,污染土壤和水。 6.思考: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 小结:假如地球上没有了土壤, 植物就没办法生存,而那些靠植物来获取食物的动物及人类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到那时我们的地球将会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星球。 7.说一说,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呢?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参加公益活动,宣传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爱护家乡的花草树木。 ◆积极参加垃圾清理活动。 三、活动设计 小记者在行动 我们做一个“寻找 ”行动的小记者,去采访别人,问问他们对保护家乡的土壤有什么好的建议并记录下来,回来后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知识拓展 1.白色污染是指塑料、橡胶等不能降解的物质堆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的污染。 2.土地沙漠化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沙漠化现象最严重的地区在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一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