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递归算法与递归程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思想和特点上理解什么是递归算法?2)学会分析问题,能够建立合理的的递归数学模型
3)能够自主设计递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分析身边的实例,理解递归算法的思想和特点
2)通过通过层递的案例,理清递归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和设计方法
2)通过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通过对递归算法解决问题的效率分析,使学生能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递归算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什么是递归算法?2)能够建立合理的的递归数学模型
3)能够设计递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1)能够建立合理的的递归数学模型
2)能够设计递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 “像中像”现象,引入本节课
1、同学们平时照镜子吗?能看到什么现象?
2、试过站在两面镜子中间照镜子吗?能看到什么现象?
3、放映2张“像中像”照片,“像中像”现象就是一种类递归现象
思考问题并回答
观看“像中像”现象图片展示。
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学生易于理解。
从照一面镜子到照两面镜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对“像中像”照片的观摩欣赏,让学生从感性上初步了解了递归现象是极具美感的。
对“像中像”现象的分析及感性体验,顺理成章的过渡到本节课对递归算法的学习。
讲授新课:
|
轻松一刻:
“报数游戏”
1、让学生演示常用报数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的过程。引出递推思想。
2、让学生演示一种另类的报数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的过程。?引出递归思想。
第1组:由4位女生演示。
让4号同学分析自己得出答案的过程。
第2组:由4位男生演示
让4号同学分析自己得出答案的过程。
递归法,相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通过学生的两种演示、分析,能让学生从感性上对递归思想有一个形象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
讲授新课:
|
1、递归定义
呈现递归定义,简单讲解定义。
递归算法:是指在函数(或过程)定义中又调用函数(或过程)自身的方法。即自己调用自己。
递归,顾名思义,其包含了两个意思:递 和 归
倾听、分析思考
?
?
通过展示递归定义,让学生从概念上明确什么是递归,为下一步分析实例,进而理解递归思想做准备。
讲授新课:
|
小试牛刀:
案例1
“年龄问题”
1布置探究任务:
有5个人坐在一起, 问第5个人多少岁,他说比第4个人大2岁;问第4个人多少岁,他说比第3个人大2岁;问第3个人多少岁,他说比第2个人大2岁;问第2个人多少岁,他说比第1个人大2岁;最后问第一个人多少岁,他说是10岁,请问第5个人多少岁?
2引导学生分析设计数学模型
3引导学生分析递归函数,理解小结递归思想的内涵。
分析思考
回答问题
设计数学模型
分析案例1程序
Function s (byval n as integer) As Integer
If n=1 then?
s=10?
else
s=s(n-1)+2
end if
End function
?该案例与报数游戏思路完全一致,学生很容易找出关系式,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进一步分析递归函数,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自身调用自身?什么是递和归?
讲授新课:
|
2:递归思想的内涵:
有去有回才是递归。
递归问题必须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与原问题形式相同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可以用相同的解题思路来解决,当问题足够小,直接给出解答,然后层层返回,随着子问题的逐步解决,最终大问题随之得到答案。
在函数实现时,因为解决大问题的方法和解决小问题的方法是同一个方法,所以就产生了函数调用它自身的情况
观摩分析
倾听讲解
与老师互动
理解递归解决问题的思想过程
理解递归思想的核心就是有去有回
?
通过案例1的学习分析,了解了递归思想,进而以归纳的方式展示递归思想的内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递归思想。
讲授新课:
|
辩一辩:
1案例展示:
“老和尚讲故事”;
“钥匙开门”问题
2问题:
1)这两个例子是不是递归调用?
2)如何把第2个例子修改为递归调用?
分析探究
回答问题
通过让学生辨析两个问题,能更好的理解递归思想,理解什么是“有去有回”。
讲授新课:
|
学以致用:
案例2:
“兔子问题”
1案例展示:
“兔子问题”:假定小兔子一个月就可以长成大兔子,而大兔子每个月都会生出一对小兔子。如果年初养了一对小兔子,问到年底时将有多少对兔子??
2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3尝试写出递归函数
4观察非递归程序和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体育与健康_体操技巧之鱼跃前滚翻教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体育与健康_体操技巧之鱼跃前滚翻教学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体育与健康_武术健身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体育与健康_武术健身操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体育与健康_篮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体育与健康_篮球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中国的气候(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中国的气候(1)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数学_和角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导数的概念及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信息技术_4.5递归算法与递归程序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自然灾害——台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自然灾害——台风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_目标与取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_目标与取舍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思想政治_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思想政治_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校本课程_Мой ден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