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高中语文_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学习目标 : 1、理解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感悟稼轩词的艺术风格 3、学习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 一、导入 辛弃疾出身行伍, 却最终以文立业,并且以辉煌的创作成就为南宋词坛树立了一座高峰,作品有着鲜明的特色,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对其有一个生动地评价——“龙腾虎掷”。请同学根据阅读的相关资料和学过的稼轩词谈谈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思想:1、辛弃疾少年即起事抗金,立志收复中原,他是一个驰骋沙场,在刀剑丛中拼杀过的英雄,他的作品不是以软笔写就而是以刀剑刻成.很多作品中奔腾着金戈铁马之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决定了他的作品带有凛然、磅礴之势。 2、尽管终其一生都未能实现收复中原的壮志,但其作品中始终灌注着或烈火轰雷(八百里分麾下炙)或慷慨悲凉(西北望长安)不熄不灭的爱国情怀。 词风:辛弃疾承继并发展了苏东坡的豪放词风,世人并称两位为“苏辛”。苏东坡曾问人:“我词何如?”对曰:“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此说绝妙。辛词比之苏词更添豪壮,因为南宋的动荡和辛弃疾本色是武官。他的作品有龙虎之风。 二、解析文本 (1)初读感知: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翻译,标画疑难,疏通大意。 字音:献愁供gōng恨 玉簪螺髻 jì 把吴钩看了liǎo 鲈鱼堪鲙kuài 倩qìng何人 揾wèn英雄泪 朗诵指导:理解大意,在一定思想感情支配下,注意准确断句,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以及语速的长短快慢。 朗诵评价:吐字清晰 停连准确 随着对诗词的了解,情感的表现可以更细腻准确。 解决疑难(预设): a、“献愁供恨”是何意? “献”“供”是奉送、给予,这里可以引申为传递着、倾诉着,其主语是山。远山如玉簪如螺髻,有色有形,青翠秀丽,如何“献愁供恨”呢?王国维说:“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