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历史_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展示目标】 1、掌握秦朝建立的的基本信息(包括时间、建立者、都城)。 2、重点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3、了解秦朝的疆域。 【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2分钟,向学生播放《秦王扫六合》的歌曲,并配以秦始皇画面和李白《古风》诗句。 教师导入新课:刚才大家在音乐里听到的歌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那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是何许人呢?他在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进第9课《秦统一中国》。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本节课设计了三个环节:“建国大业”、“治国方略”、“大国格局”。由浅入深,把秦的统一,秦一统的措施,及秦的疆域串联起来,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一、“建国大业”——秦灭六国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一子目,快速找出秦灭六国的时间、人物、顺序、结果及意义。学生说出答案后,教师地图动态演示秦灭六国的顺序及统一过程,重点掌握秦统一的时间。并提出问题:(1)秦国和秦朝一样吗? (2)为什么战国七雄中秦国最终能统一天下?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后让学生记忆:①统一大业,符合人民愿望;②商鞅变法,国富兵强 ;③长平之战,赢得绝对优势;④秦王嬴政,善于任用人才。 过渡:出示材料:六合之内,皇帝之上。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 秦始皇本纪》 问:秦王消灭六国,结束割据,那么,他是否就一劳永逸安于现状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叙述过渡到下一框题——治国方略) 二、治国方略——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 教师引导: 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完成了统一,可谓顺民心、合民意,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敬佩。而他嬴政也洋洋自得,豪不谦虚。原来战国七雄的最高统治者都是称王的,嬴政就觉得自己功高盖世,如果还是称王的话,就与自己的功业地位不相称了。结果他怎么办呢? 学生: 把古代三皇五帝的“皇”字和“帝”连在一起,称“皇帝”,又希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代,而自己是第一个皇帝,就自称“始皇帝”。[来源:学科网] 补充:后来,秦朝没有象秦始皇希望的那样前世万代,但“皇帝”这个称呼却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清朝的灭亡。 教师讲解:认为自己功高盖世就称皇帝,可见秦始皇的霸气。但那么大一个国家,要管的事情多得不得了,就靠他秦始皇一个人能搞得掂吗?不行?那怎么办呢??我们这位聪明的皇帝呀,又立刻寻思着为自己找来了三位得力的干将。他们分别就是丞相、太尉和御使大夫,这三人我们合称为三公。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其职务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则负责监察百官,而这三人又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这样一来,秦始皇既分担了压力,又把中央的大权牢牢地握在了自己手中,可谓一举两得。控制中央之后,下一步就看他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了。针对这个问题,群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建议他仍沿用周朝的分封制,有的则建议他把全国分为郡县,然后由皇帝派官吏直接管理。那这位皇帝最后是选择了什么制度?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归纳:在分封制下,诸侯王都是世袭,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权力非常大,到春秋战国时,各诸侯王拥兵自重,不再听中央的命令了;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总结过渡:好了,综合前面讲的内容,同学们可以概括出这套封建制度的特点吗?我们来看这个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特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最后中央的权力又集中到了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两者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这样就极大地巩固了统一,所以被以后的封建王朝所沿用。在这方面,秦始皇可谓是万世开基。 2.经济、文化、交通、军事措施 情景再现:课件出示大臣奏折: 奏折一:各地官员反映治理困难重重,收上的赋税钱币各色各样、粮食多寡不等。 奏折二:各地民众看不懂下发的诏书。 奏折三:各国道路宽窄不一样,车辆无法通行。 奏折四:现在北方匈奴不断进犯,杀我人民,掠我土地。奏折五:再看看南方边境,五岭以外还是百越各族的世界。秦始皇心里打着如意算盘:总有一天我要把百越也征服了,让他们做我的臣民,那我就功过千秋了,哈哈! 教师: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秦始皇,他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下面同学们看书,小组合作,从经济、文化、交通、军事等方面找出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 我们回答经济文化上的措施。秦灭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