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草原》教学设计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通过仔细品味文中生动的语句,想象作者笔下的草原和美丽景色,并用文中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草原的自然风光。
教学重难点
通过仔细品味文中生动的语句,想象作者笔下的草原和美丽景色,并用文中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草原的自然风光。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引入 ,创设情境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 3 、我们的作家老舍也曾去过内蒙古大草原,那么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 板书课题:草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草原哪两个方面的美?
2.生答:风情美,人情美
3.师板书:风景美
过渡:这堂课我们就来好好的领会领会草原的风景美,下面先请同学们听是把文章第一自然段读读,看看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师配乐朗读)
(一)、 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下面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 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3、精读、想象:我们按课文描写的顺序来朗读,欣赏草原的美,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幻灯一(出示草原的天空)
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2)幻灯二(出示天涯碧草)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碧”是形容青草的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字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B. 大家想看看一碧千里的草原吗?(课件展示)C.“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草原辽阔无垠,一片绿色,但并不空洞,绿得实在,绿得动人,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过渡:放眼天底,草原一碧千里,这是何等壮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3)幻灯三(出示草原羊群图)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象给天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A.随机出示图: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多么清丽。指导朗读。
B.比喻句 把…….比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把草原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4)幻灯四(出示小丘图)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 师相机引导:小丘有什么特点?
B. 渲染”就是用颜色涂抹在国画中用颜色来润湿出事物的形象轮廓,用色彩的浓淡表示阴阳面,不具体勾出事物的轮廓; )“勾勒”是用线条勾边儿。“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柔缓得没有明显的界限.
C.“翠色欲流”,是说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流到哪里去呢?“轻轻流入云际”。这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边.
D. 小结:柔美的小丘令人过目难忘,流连忘返,让我们把这美景记在脑中,全班齐读。
三、 朗读、品味。
1面对这样的美景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此时此刻老舍先生又有什么感受?来,谁来读一读。 生读。 2 无边的美景给老舍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联想到大牛和骏马静立不动在回味草原的乐趣(课件展示),你能想象一下大牛和骏马回味什么乐趣? 指名回答,给以正面评价
师: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正是作者这些优美的描写,才给了读者这样丰富的联想,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深深陶醉于草原的美景,和作者一样惊喜不已,赞叹不已。请同学们拿起书把这一段再一次美美的读一遍,尽情地游览草原那美丽无边的景色吧!放音乐学生读。
(二)研读老舍先生在访问中被热情招待的部分。 过渡:同学们通过边读边谈体会的方法,我们感受到草原的美,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在访问的过程中又什么的感受呢?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部分,放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交流理解课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1)、迎接远客:学生先读重点的语句谈体会,学生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概括的词语) 教师小结:在路上作者初步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随后他们来到了蒙古包外。 (2)、学生齐读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校园雨水收集工程方案(3篇).docx VIP
- GB∕T 43277.2-2023 医用输液(输血)器具用止流夹和流量调节器 第2部分:液体接触式刻度流量调节器.pdf
- Unit 5 Play by the rules--单元话题满分范文(教师版)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 脱毒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 .docx VIP
- 2025年北京市人民警察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师招聘考试结构化教育时政热点真题(附答案)多次考过.pdf VIP
- 像橘子一样的房子.pptx VIP
- 生物-安徽省六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素质检测考试试题和答案.pdf VIP
- 弱电Visio安防监控图例2.pdf VIP
- 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课文.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