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科学的语言.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 科学的语言 基础数学的教师应该站在更高的视角 (高等数学 ) 来审视、 理解初等数学问题 ,《数,科学的语言》 对从事数学学习和数学教 育的广大读者具有启示作用。 伯特兰?罗素在自传中回忆 : “有一条小路 ,穿过田野 ,通向 新南盖特 ,我经常独自一人到那里去观看落日 , 并想到自杀。然而, 我终于不曾自杀 , 因为我想更多地了解数学。”世上竟有如此虔 诚地皈依数学的人。 “罗素一定是疯了 ,天才就是疯子 ! ”在我读过《数 ,科学的 语言》之后 ,我自己疯了。一下子从书店捧回了 10本《数, 科学 的语言》 ,花了我 15.5 元, 要知道那时的月工资才 30元。 1985 年,我有幸成了此书中译本的第一批读者 , 而且是最虔诚的读者 , 我前后读了不下 10 次。 日前,想找《数 ,科学的语言》出来看看 ,竟然连 1本也找不 到了。10本啊,连同我原先的 1本,25 年间, 被我陆续送给了学生。 正着急时 ,我想到了网络。不到 10分钟,就下载了它的电子版本。 在网上我搜到了 2个版本, 商务印书馆 1985年的版本和上海教育 出版社 2000年的版本 ,均是苏仲湘在 1949年前译出的。但由于 种种原因 , 被耽搁下来 , 直到 1985 年才出第一版。 本书作者T?丹齐克,原籍为沙俄统治下的立陶宛,后入美国 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马里兰大学等校讲授数学。 T?丹齐克 非常擅长将严肃的数学面孔变得生动。打开目录 : 第一章“指 印”;第二章“空位”;第三章“数话”……从章节的标题 ,您甚 至看不出是一本数学读物 , 如将标题数学化 : 第一章“谈数的语 言起源” ; 第二章“谈数的位值原则” ; 第三章“谈整数”…… 如果这样 , 我相信一定能吓走几万读者。语言的生动更是随处可 见: “无论怎么说 , 笛卡儿几何也不会是无母的孤儿。 而我更可以 幽默地说一句 , 笛卡儿的概念不但有一位令堂――即希腊的几何 而且还有一位孪生昆仲。” 让我们的视线聚焦到第一章“指印”。 原文的表述非常精彩 从人和动物的数觉开始谈起。所谓数(sh U )觉,就是不通过数 (sh U ), 一眼看出物体的多寡。像人的数觉很少能超过四的 ,一般 只能达到三。比如四个物体或五个物体 , 人的数觉很难进行区分 , 而是通过将之分成两堆 :2 和 2 还是 2 和 3 来区分是四还是五。 书中还介绍了鸟类的数觉 : “鸟巢里若有四个卵 , 那么可以安然 拿去一个 ; 但是如果拿掉两个 , 这鸟通常就要逃走了。鸟会用某种 奇怪的方法来辨别二和三。” 除此之外 , 书中还有许多有关数觉的趣闻。书中写道 :“一种 比鸟类高强不了多少的原始的数觉 , 就是产生我们数概念的核 心。毫无疑问 , 如果人类单凭这种直接的数觉 , 在计算的技术上 , 就不会比鸟类有什么进步。但是经历了一连串的特殊的环境 , 人 类在极为有限的数知觉之外学会了另一种技巧来给他帮忙 , 这种 技巧注定了使他们未来的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 这技巧就是计数 并且 ,正是由于有了计数 ,我们赢得了用数来表达我们的宇宙的 惊人成就。” 要计数就得有计数的基底 , 是选择十进制、八进制还是十二 进制,书中作了有趣地分析 : 人类采用十进制乃是一种生理上的 凑巧 , 或是因为人有十个指头 , 或是因为人是十月怀胎。并指 出: “设想要是人类没有屈伸自如的手指 , 而只有两只‘不分关 节的秃拳 , 整个文化史会成什么样子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在 这种情形下 ,假如最终也会发展出某种计数法的话 , 它很可能是 二进制的。” 但如果让一群专家来选择基底的话 ,十根本不会被考虑 , 数 学家要选用素数做基底 ,如七或十一 ;而实用家则会选择因数多 的数做基底 , 如十二。虽然十是举世公用的基底 ,而在大多数的度 量衡中 , 都有着以十二或它的倍数为基底的单位。 如一年 12个月, 一天 24小时, 一小时 60分钟,一周角 360度等。 本章的最后一段 : “从文化史的观点来看 , 改变数制的基底 , 即使可行 , 也是极不受欢迎的。只要人类一直用十来计数 , 他的十 个手指就一直会使他意识到 , 他的精神生活的这一最重要方面 , 也起源于人类自身。因此 , 就让十进制作为下述名言的见证而永 存下去吧 : 人是万物的尺度。” 窥一斑而见全豹 , 我不打算用介绍第一章的方法继续下去 , 而要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 让您直接去书中遨游 , 下面几个看 点不要错过。 一、诗一般的开头 全书以昂利 ?彭加勒的“源头茫昧虽难觅 , 活水奔流喜不 休。”开始 , 又以这样一段结束 : “聪明人重新拾起他的活计 , 纺 织着今天的幻想 ,它可能成为明天的现实 , 同时,他向遥远的山峰 投以最后一瞥 ,在这些山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