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鹅,起舞自冰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天鹅,起舞自冰城 从江南水乡到北国冰城 盛婕,学名盛曙霞, 1917 年 12月 21日出生于上海一个显赫富贵的盛氏家族,她祖父的长兄 就是晚清大名鼎鼎的洋务运动干将、 实业巨子盛宣怀, 作为总理 大臣李鸿章的得力助手,他在兴办航运业、电讯业、矿业、纺织 业、海关、铁路、学堂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 步伐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可惜,小盛婕未能见到这位“大爷爷”, 因为盛宣怀早在她出生前一年的 1916 年病逝于上海。盛宣怀是 长子,有五个弟弟、 子侄数人, 但他对少年失怙的侄子盛 ?田(福 田)同情、关爱有加,将其培养成人。盛 ?田就是盛婕之父,他 娶杭州名门望族潘家才貌双全的七小姐潘筱韵为妻,生子时敏、 女曙霞, 兄妹相差两岁。 遗憾的是红颜薄命的盛夫人三十岁那年 因难产而不幸亡故, 撇下不到九岁的儿子和不到七岁的女儿, 撒 手归西。 1929年 6月的一天,父亲将远在江南的兄妹俩接到哈尔滨 生活。 十二岁的盛婕走出洋味十足的哈尔滨火车站, 立刻就被这座 俄潮汹涌、 欧风炽盛的城市吸引住了。 一辆欧式古典马车载着父 子三人驶上大异于江南石板小桥的高大雄浑而又典雅的霁虹桥, 然后一溜下坡地冲到铺着方形“面包石块儿”的建筑欧陆风情、 洋人店铺林立的中国大街(今中央大街),到达外国七道街(今 霞曼街)电报局后院楼内职员宿舍一一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了。 舍是老建筑,宽敞明亮又很安全。更方便的是不用起火做饭,吃 的是宿舍的包饭,伙食还不错。兄妹第一次吃到正宗的俄式面包、 大列巴和红肠、酸黄瓜,还有“玛达姆”(俄国妇女)出售的酸 牛奶、酸奶酪比之上海的小笼包、阳春面、瓦块鱼,别有一番滋 味。如此便省却了许多家务琐事,就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学习、游 玩、娱乐,一切都很舒适。 父亲特别疼爱从小失去母爱的儿女,尤其是格外喜欢女儿, 透过那大大圆圆的镜片发散出的慈祥目光和那并不十分宽阔的 臂膀的呵护,小盛婕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浓浓的,暖暖的,这 也许是父女别离五年的,一种补偿吧!这个在沪杭长大的江南漂 亮丫头,在哈尔滨这个有着浓郁异国风情的远东大都市, 将幻变 成半个欧味十足的“洋小姐”, 从此开始了在冰城学习生活八年 的时光。 负笈求学“东方小巴黎” 眼看着兄长盛时敏考上了“哈尔滨扶轮学校”, 盛婕也求学 心切,进入位于道里区中国十四道街(今西十四道街)路北的“哈 特区第十六小学”。学校颇有规模,设高级班 4 个,初级班 12 个,计有 743 名学生。盛捷因家境颇为殷实,故进入这所当时很 有名的小学校。她本应该读四年级,因听不大懂北方话,只得先 “屈就”三年级,以适应语言环境。因在杭州自幼深得六姨母耳 提面命之教诲,在龙翔小学底子打得好,因而她在“第六小学” 除语言外,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唱游(唱歌游戏),门门 课程都考第一。 当时的学校,按今日标准而言,也讲究“德智体美”,音乐 老师刘大白、教体育的蒋老师都培养出很多日后学业有成的学 生。蒋老师人长得漂亮,教体操和形体,她编排的体操,每次运 动会都得第一名,如藤圈舞、花环舞等,不仅人数众多,动作整 齐,而且舞步、图案变化也多式多样、美妙优雅。往往一出场, 就一下子擦亮了人们的眼睛, 令人为之一震。盛捷在学校大环境 的影响下,在刘老师、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越来越喜欢唱歌跳舞, 慢慢学会许多舞蹈节目。后来每到学期末举行晚会,她就演出黎 锦晖的《葡萄仙子》 《麻雀与小孩》等歌舞,还与同学们排练演 出《三蝴蝶》《月明之夜》等节目,演出获奖几乎是场场不落的 事儿。寒暑假她也不闲着,常到附近的“二毛子”尼娜家花五元 钱学芭蕾,完全是业余性的。 当时的哈尔滨号称“东方莫斯科”, 有原沙皇时期的数十万 白俄和波兰、捷克等国的欧洲人及犹太人流亡在这个新兴的大都 市,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私人教师开办私人学校或在家中教授俄 语、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这座艺术之城、音乐之城洋味十 足,就连电影院剧院放映电影之前, 也总是加演一场独舞或双人 舞的“真人秀”,盛婕每次都早早入场和观众一起欣赏。 电影散 场出来,就四处观赏体会那些街头艺术, 接受各种艺术形式的熏 染和陶冶。 盛婕读小学最后一个学期时, 父亲调离哈市,去远郊区新建 的电报局当局长,她处于是退学并随父亲到新住处, 还是留校读 完关键的毕业期的岔路口上。 刘大白老师说,只差一个学期如果 退学毕不了业,太可惜了!她大力挽留,坚持让盛婕住进她家现 成的客房,住得舒适,伙食又好,且坚决不收饭费,可刘老师的 丈夫整日游手好闲,不大正经,令人生厌生畏。盛婕的班主任陈 玉文老师立马让盛婕搬到自己在南岗车站街 (今红军街)的庭院 别墅,那个院子像个大花园,独门独户,内有一幢俄式平房,套 房中有个大大的客厅,客厅里边是主卧室,还有书房,走廊尽头 是陈老师的儿子王士英(后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