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在万家灯火里闪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疼痛在万家灯火里闪烁 在浩如烟海的诗歌文本当中, 能读到一首让人眼前一亮的 诗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这诗在你的眼前亮过之后,还 能够让你的心隐隐作痛,那更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疼痛是记忆 的内核,人类总是对疼痛保持着深刻的记忆, 这应该是人的本能 的一种反应。诗人们常常将疼痛融入在诗行之中, 试图让读者产 生疼痛感,从而引发回应和共鸣。有些诗人一生都做不到,尽管 写了很多诗,但读者一首也记不住。有些诗人一首诗足以俘获你 的心,让你时常捧起,反复咀嚼回味。我就读到过这样一首好诗, 它就是叶丽隽的诗歌《在黑夜里经过万家灯火》: 车灯亮着,前面坡地上,黑夜留出了 小块的空白……在森林公园,一切 都静下来了,夜鸟、树桠间的风 以及山脚下 一个城池的灯火—— 我曾置身其间啊,多少个夜晚,多少年 没有呼应地微弱与单薄 都静下来了,而我无端啜泣 站在寂静的白云山顶 回望阑珊处,这些辉煌或卑微的闪烁 仿佛灵魂,今晚 我一一经过,一一经过 在黑夜里经过万家叶丽隽,女, 1972 年生于浙江丽水,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 美术专业,曾任过教师等职。 高中起习诗, 诗歌散见于《诗刊》 、 《人民文学》、《江南》、《诗潮》、《扬子江》、《天涯》等 刊物和诗歌年度选本。出版诗集《眺望》、 在黑夜里经过万家 灯会》等。 叶丽隽是诗坛近年来升起的一颗新星,她以柔软、 温婉而隐痛的诗句打动着读者, 像江南绵绵的烟雨,悠悠缓缓地浸润着人 叶丽隽是诗坛近年来升起的一颗新星, 她以柔软、 温婉而隐 痛的诗句打动着读者, 像江南绵绵的烟雨, 悠悠缓缓地浸润着人 的心灵。这首诗一共只有 12 行,两小节,读来也有这种感受。 如此静谧的万家灯火里, 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诗人空旷而孤独的内 心,闪烁着隐痛的光芒和力量。 诗的开头两句,“车灯亮着,前面坡地上,黑夜留出了 / 小 块的空白……”,简明而干净的叙述将我们带进特定的背景之 中,而“车灯”使“黑夜”留出了“空白”, 给人留下了无尽的 想象空间,省略号是提示和强化。接着,“在森林公园,一切 / 都静下来了,夜鸟、树桠间的风 /以及山脚下 /一个城池的灯 火一一”,以“静”为中心,运用三个意象来说明:“夜鸟”不 再鸣叫, “风”歇在树桠间, 就连“一个城池的灯火”也在山脚 下静止了下来。 这里的“森林公园”, 是诗人观察事物的一个点, 可能诗人就独坐在冷漠的石凳上, 或斜靠在车座里, 陷入了深深 的冥想之中。 一个破折号标识着诗意的转折, 前面的“静”是为 了引出随后诗人内心的波澜:“我曾置身其间啊,多少个夜晚, 多少年 / 没有呼应地微弱与单薄”。虽然长时间置身在这么安宁 静谧的环境里, “我”的内心竟然没有与之“呼应”, 而任由内 心躁动,多可惜呀;就因为没有“呼应”,“我”的内心才显得 “微弱与单薄”, 才这么渺小与虚无。 而这样的安宁静谧却是强 烈与丰富的,内心与氛围形成了矛盾和反差。在自省的内心里, 诗人表达着自己的思考和隐痛。 诗人第二节,诗意进一步推进。“都静下来了,而我无端啜 泣”,在这么安静的夜晚,在这么安静的地方,“我”没有理由 地“啜泣”。诗人哭得这么动情,有谁知晓她内心的隐秘和痛 苦?“站在寂静的白云山顶 / 回望阑珊处”,回望那不堪回首的 过去,多少往事一齐涌上心头,冷暖炎凉,酸甜苦辣,都在诗人 敏感而柔软的内心“辉煌或卑微的闪烁”。“仿佛灵魂,今晚 / 我一一经过, 一一经过”, 诗人将这闪烁的“灯火”比喻成自己 的灵魂,新颖独到,寓意深刻。“一一经过”,两次反复,表明 诗人对往事回忆的认真,不愿漏掉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片断, 而这种回忆是嵌进灵魂的、刻骨铭心的,绝不是随意发生的。 综观全诗,“黑夜”、“万家灯火”都成了一种隐喻,成为 了诗人身处俗世之中内心隐秘和隐痛的代名词。 诗人的内心是挣 扎的,诗人的灵魂是不安的,因为她的心中有了太多的疼痛。她 的这些疼痛, 不是撕心裂肺的那种, 而是隐隐约约让你牵肠挂肚 的那种。叶丽隽曾说过,“心灵是孤独的猎手”,她的许多诗歌 都是心灵的猎手捕获到的珍贵的猎物, 并一一呈现给读者。 诗人 高春林说:“在叶丽隽那里,自然之物像是她诗的通道,她能够 轻易地抵达语言的内部,对着事物,甚至是自己的情绪、良知、 信念,而缓缓地低语。时而幽暗、低沉,时而在鸟鸣和水声中变 轻。” 叶丽隽有着江南女子典型的的娇小玲珑, 含蓄细腻,身上散 发着独特的诗意和魅力。 她谦逊地说,她只是作为细节和插图而 存在,虽是一颗尘埃,却不抱怨自己的微小。有了这种心态,为 人,做事,写诗,终会到达极致。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