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容目录
碳中和助力大国崛起,环卫新能源促能源结构调整 4
电动车减碳贡献达 8%,环卫新能源减碳效率突出替代加速 6
中国公路交通碳排放占比约 8%,新能源替代可实现交通部门全减碳 6
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潜力大,环卫新能源碳减排效率突出 9
环卫新能源五十倍成长,十年替代助力实现 2030 年碳达峰 13
政策端:碳中和助力替代逻辑加强,史上最严环卫新能源政策有望落地 13
经济性:全生命周期平价具备经济性,2025 年有望迎经济性拐点 14
环卫新能源销量稳定渗透期五年 7 倍,经济性拐点快速爆发十年 50 倍 15
稳定渗透期渠道为王,快速爆发期产品力优先 16
环卫装备龙头护城河稳固,关注龙头公司装备端新能源利润释放与服务端龙头地位复制 17
盈峰环境:龙头出击新能源再度领跑,装备龙头地位复制环服订单市场第一 17
ST 宏盛:制造+服务优势铸就环卫电动化蓝海中的宇通 18
龙马环卫:新能源市占率持续提升,服务占比超装备毛利率现拐点 18
风险提示 18
2/20
图表目录
图 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上升:百万吨 4
图 2:2019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增至 28.76% 4
图 3:碳中和下环保行业投资框架 5
图 4:碳中和下环保行业产业映射 6
图 5:2010-2018 年中国分部门碳排放情况(百万吨二氧化碳) 7
图 6:2010-2018 年中国分部门碳排放占比 7
图 7:2018 年公路交通碳排放占运输部门占比达 82% 8
图 8:道路运输产生的二氧化碳核算公式 9
图 9:采用尿素的催化转化器产生的二氧化碳核算公式 9
图 10: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远低于政策规划 10
图 11:21M1 环卫车销售排量分布 11
图 12:CO 随平均速度变化关系 11
图 13:VOCs 随平均速度变化关系 11
图 14:新能源环卫装备 17-20 年续航里程快速提升 12
图 15:纯电公交第 3 年经济性优势显现 14
图 16:纯电环卫车第 7 年经济性优势显现 14
图 17:整车成本降幅毛利率敏感性分析(全生命周期现金流持平所需年数) 15
图 18:预计 2020-2030 年环卫装备/新能源环卫销量 CAGR7.44%/47.73% 16
图 19:预计 2020-2030 年环卫装备/新能源环卫装备 CAGR 为 12.54%/39.29% 16
图 20:行业发展阶段决定核心竞争力 17
表 1:公共领域车辆模式对比 12
表 2:2021 年起全国新能源环卫装备替代比例要求为不低于 52.62% 13
3/20
碳中和助力大国崛起,环卫新能源促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提升居世界首位,碳中和为大国崛起必要筹码。进入 21世纪以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占比快速提升。近年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放缓,至 2019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 98.26 亿吨,占世界二氧化碳总排放总量的 28.76%。
“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大国崛起的必要筹码。能源替代/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生态碳汇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碳交易提供有效制度支撑。
图 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上升:百万吨 图 2:2019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增至 28.76%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35%
30%
25%
20%
15%
10%
5%
196
1965
1968
1971
1974
1977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
2013
2016
2019
1965
1968
1971
1974
1977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
2013
2016
2019
二氧化碳排放量:美国 二氧化碳排放量:英国
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 二氧化碳排放量:日本
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 英国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占比 日本二氧化碳排放占比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投资框架:从前、中、后端及自然循环端构建碳中和背景下行业投资框架。a.前端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用低碳替代高碳、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b.中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包括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完善低碳发展机制等。c.后端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落实生产者责任制度,促进资源品的回收再利用。
d. 自然循环端加强生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