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务部《出口鳗鱼技术指南》项目 水产饲料企业高级管理干部培训班 Xiamen University 厦门 翔安 2016年04月07日 实验八、九 组织核酸含量化学测定 Xiamen University 生物化学实验 2016年04月07日 厦门 1868年瑞士科学家米歇尔(F.Miescher)发现细胞核内含高量磷的酸性物质,命名为核素(后改名为核酸) 早期的研究仅将核酸看成是细胞中的一般化学成分,没有人注意到它在生物体内有什么功能; 核酸的发现 F.Miescher 核酸作为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 20世纪初,德国生理学家柯塞尔(Kossel)证实了核酸是由四种不同的碱基所组成;美国科学家列文(Levene)又确定了核酸有两种,即DNA和RNA; 1928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 (Griffith)利用细菌的性状转变实验,证明了遗传信息的可传递性; 1944美国科学家艾佛瑞(Avery )证实了DNA造成细菌性状转变的物质基础; 1952美国科学家赫雪(Heishey)和蔡斯(Chase )证明遗传物质是DNA非蛋白质; 1953年,英国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核酸是一类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于一切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它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核蛋白存在于细胞中,是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储存、复制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功能,也是蛋白质合成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它对于生物体的生长、遗传、变异等现象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核酸分为两大类--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酸完全水解产生嘌呤和嘧啶等碱性物质、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的混合物 核酸部分水解则产生核苷和核苷酸。每个核苷分子含一分子碱基和一分子戊糖,一分子核苷酸部分水解后除产生核苷外,还有一分子磷酸 核酸的各种水解产物可用层析或电泳等方法分离鉴定 核酸 nucleic acid 核苷酸 nucleotide 核苷 nucleoside 磷酸 phosphate 嘌呤碱 purine base 或 嘧啶碱 pyrimidine base (碱基 base) 核糖 ribose 或 脱氧核糖 deoxyribose (戊糖 amyl sugar) DNA和RNA的分子结构 每个核苷酸都含有一个磷酸根,因此可通过测定磷含量来推算核酸的含量。 通常DNA含磷量约为9.84%,RNA含磷量约为9.5%,根据所测磷量可计算DNA和RNA的含量。 组成核酸的戊糖有两种。DNA所含的糖为 β-D-2-脱氧核糖;RNA所含的糖则为β-D-核糖。 Ribose Deoxyribose 核酸的化学性质 核酸可被碱水解 产物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 核苷酸可进一步被浓硫酸水解 产物:碱基、核糖和磷酸 核酸定量测定常见的方法 1. 定磷法:将核酸消化,测定其无机磷量,由此计算出核酸含量,反应灵敏。 2. 紫外吸收法:利用核酸在260nm处有吸收高峰,操作简便,受蛋白质和核苷酸的干扰影响。 3. 地衣酚(苔黑酚)法:用于测定RNA的含量,RNA与浓盐酸共热,降解形成的核糖转变为糠醛,利用地衣酚(3,5二羟甲苯)反应来测定,特异性差,戊糖均有此反应。 4. 二苯胺法:DNA中的脱氧核糖在酸性溶液中转化为ω-羟-γ-酮基戊醛,利用二苯胺试剂反应,除脱氧木糖和阿拉伯糖外其他糖类无此反应。 定磷法的原理 首先将核酸样品用硫酸消化成无机磷,利用定磷试剂测定无机磷量。反应式为: (NH4)MoO4+H2SO4 H2MoO4+(NH4) 2SO4 H3PO4+12H2MoO4 H3P(Mo3O10) 4+12H2O H3P(Mo3O10) 4 Mo2O3 ? MoO3(钼蓝) Vit ? C 实验通过测定组织中的含磷量来计算组织核酸的含量。 组织破碎后,经酸(常用三氯醋酸或过氯酸)和脂溶剂的提取,得到不溶于酸的非脂性磷化合物(AINLP).其主要成分为RNA磷(RNA-P)、DNA磷(DNA-P)、磷蛋白、磷和少量其他磷化合物。 采用Schmidt-Thannhauser法 ,使AINLP 降解出RNA和DNA的核苷酸。此法对植物组织不太适用,因为部分DNA为碱所裂解。 上述分离的DNA和RNA降解物(核苷酸或多核苷酸),去其无机磷化合物,再经强酸消化分解游离的碱醛,戊糖和磷酸,磷酸根PO43-在酸性溶液中能与钼酸铵反应生成戊磷钼酸铵,遇还原剂即变成“钼蓝”蓝色物质,其反应式如下: H3P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