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 积累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3. 培养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诵读,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名家辈出,佳作纷呈,中华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很小我们就接触了古诗,从古诗中我们感受了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新,王安石的超拔,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王维的诗情画意。古诗词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价值观念,还有音韵美、节奏美和绘画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在鸟语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在诗情画意中,感悟他们的旷达胸襟,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美的教育。(幻灯片1) (二)展示学习目标:(幻灯片2) 1. 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 积累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3. 培养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分门别类集古诗——诗歌分类方法展示(幻灯片3—23) 根据课前安排,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展示本组诗歌的分类方法,并介绍按照什么主题进行分类等,然后老师归结几种分类方法,可以将诗歌按照四季篇、色彩篇、植物篇、动物篇、地名篇、心情篇等进行分类。并按照这条线索,带领学生走进古诗苑,领略诗人笔下的各种意象。学生分别展示自己搜集的故事,老师跟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古诗词。 (培养学生确立一个主题,并围绕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提高合作和动手的能力) (四)满腹诗书背古诗——名句接龙,说出相应古诗句(幻灯片24、25) (这个环节主要以抢答的方式考查学生名言警句的积累数量,以及熟练程度和应变能力等情况) (五)满腹诗书用古诗 1. 读诗猜物(幻灯片26—30) 2. 诗中成语(幻灯片31—32) 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很多成语都有典故,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来源于名家作品。古诗中也有成语。 3. 集“诗”广益(幻灯片33—39) 古人写诗,题材相当广泛,特别是风、花、雪、月四种事物,常常成为诗人笔下的意象。为了让同学们浏览到更多的诗歌,充分感受古代诗歌的风采,老师搜集了四组古诗,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多的记住它们,并把他们添加到自己的诗集中。 (这个版块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把我古诗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提高学生对古诗中常见意象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六)别出心裁赏古诗——赏画配诗(幻灯片40—47) 在这个环节中,在赏心悦目的绘画中、在具体可感的白话文语言描绘中,让学生猜读这是哪首诗,并结合现代语言的描绘去体验古典诗词美的意境、美的意韵。小组讨论《清明》两幅画,哪幅画得更好,为什么? (七)声情并茂诵古诗——诵读《水调歌头》(幻灯片48—49) 古诗词不仅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而且内涵丰富,感情充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诵读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模仿读,全班齐读,目的让学生通过诵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对古诗词的喜爱,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诗情画意唱古诗——听唱李煜的《虞美人》(幻灯片50、51) 千百年来,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历经人们的口口相传,反复吟唱,富有了深沉的底蕴和华丽的曲调,如今更是散发着熠熠光辉,时时唱响在华夏大地。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便是这样一首充满了悲愤凄楚情调却又琅琅上口的小词。 (诗词配乐唱,诗曲艺术相结合。形式为学生先听,然后集体跟唱,最后师生同唱。在反复咏唱中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九)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漫步在古诗苑中,领略了古诗苑的春夏秋冬、花草树木,聆听了古诗苑传来的深情吟诵和优美歌唱。希望这节课能够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将祖国古诗词的精华永远的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十)师生齐读,结束语堂 我们爱古诗词的狂放、豪迈、大气; 我们爱古诗词的婉丽、柔美、含蓄; 我们爱古诗词的潇洒超逸、清丽妩媚 。 在古诗词的王国中,我们情愿长醉不愿醒!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积累了许多经典古诗,也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多数学生只是机械记忆,缺乏系统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