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14 秋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14 秋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观察秋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 授课设想: 教师引导,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共同体会诗歌的美。采用多媒体课件,在声、形、色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官产生刺激,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配乐欣赏秋天的图片 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她是那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溪水;南飞的大雁;丰收的庄稼;肥硕的瓜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秋天,在诗人何其芳的笔下秋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秋天》。 二、初读: 自己小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争取读出感情。 注意:画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读音的字。 学生活动:1、自读诗歌,并画出注意读音的字。2、自由展示朗读,并评价。 小结:读好一首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读得有感情……) 三、听读: 听老师范读,揣摩朗读技巧。 小组内朗读比赛。 推荐优秀同学全班展示。 三、品读: 赏析第一幅秋景图 你能将下列空缺的词语填上吗? 震落了清晨( )的露珠, 伐木声( )幽谷。 放下( )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 )的瓜果。 秋天( )在农家里。 比较朗读去掉这些词语后的诗句和原诗,你认为这些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赏析去掉的词语在诗中的含义、作用,渗透写法,表达的感情同时指导朗读) 3、带着这些感悟和理解再读第一节,争取读的比刚才更有感情。 (学生代表展示朗读) 4、思考: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赏析诗歌呢? 5、用刚才的赏析技法赏析第二、三节,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完善。 (学生展示,教师补充完善) 四、背诵: 背诵比赛,看谁背的又快又好。 五、总结感悟: 在诗人何其芳笔下,秋天是(生填空如:丰收的,活泼的,美丽的,喜悦的,多姿多彩的……)在同学们心中秋天是怎样的呢? 六、我心中的秋天: 1、请用“秋天是 ”的句式写一句话,说说你心中的秋天,看谁写的句子最生动,最有想象力。 2、用你喜欢的方式描绘你心中的秋天 可以吟诵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可以推荐秋天的美文,可以用画笔描绘你眼中之秋,还可以用歌声来唱秋,还可以用照相机摄像机记录秋天…… 积累有关秋天的古诗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刘禹锡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杜牧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野望》王绩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李商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大。学生热爱大自然,精美诗文所展示的画面很容易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 看过诗文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诗文所展现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把握了诗文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就不会有难度。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去想象诗的意境之美,能够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但是学生年龄尚小,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诗歌凝炼的语言,似乎还略显抽象,有点难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切实教给学生一些赏析诗歌的方法,初步从诗歌的语言、意境、写作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效果分析 《秋天》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何其芳的一首现代诗歌。在本课教学中以朗读贯穿始终,体现语文味。以朗读为主线,多媒体起到真正的辅助教学的作用。诗歌重在朗读。本堂课以朗读贯穿始终,在朗读中品味,又在品味之后又能指导朗读。每一节的朗读指导,为下文的朗读作铺垫;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相辅相成。朗读与品味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互相提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二是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本节本节的基本教学思路如下: 1、通过配乐欣赏秋天的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解决基本的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模仿。 4、师生共同赏析第一节诗。 5、生自主赏析第二、三节诗。 6、总结感悟提升。 本节课的主要通过朗读带学生走进课文的优美意境中。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朗读带学生走进课文的优美意境中。朗读对语文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各项语文活动都要由阅读文体开始,对于诗歌则尤为重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走进诗歌走进作者的心里。 指导学生通过初读、听读、品读、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