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常用医学检査指标的解读
黄华.其商、李前、谷佳美、高亮亮
目录
1 .血常规检查
III
2 .尿常规我
粪常规检查
4 .肝功能检查
肾功嗣佥查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
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
AEr -M-
第—T
血常规检查
III
1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噸计数
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计数
?简述
-红细胞计数(RBC)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 胞数目。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处于动态平衡,因 而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及质量保持相对稳定。无论何 种原因造成的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的失常,都会引起 红细胞在数量上或质■上的改变,从而导離病的发 生?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
?RBC正常参考区间
? 新约 L: (6.0?7.0)x1012/L
?婴 儿:(5.2-7.0 ) x1012/L
?儿 童:(4.2-5.2) x1012/L
?成人:男:(4.0~5.5) X1012/L
女:(3.5-5.0) x1012/L
临床意义:
1 .生璧化
①年龄 ②时间
III
精神因素
气压
⑥献血浏III
⑥献血
浏III
临床意义:
?病理变化 ?増多:①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
②心肺疾病: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和
肿瘤(肾癌、肾上腺0中瘤)O
①真性红细胞増多,为原因不明的,陸,性骨髓功DO
①真性红细胞増多,为原因不明的,陸,性骨髓功
DO
能亢进。
临床意义:
?病理变化
?减少:①急,性、慢性失血过多,如消化道溃疡、痔疮、 十二指肠钩虫病等。
②缺乏造血因素、造血瞳碍和造血组唾伤』 =
如再生障碍,注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 ? 红细胞内异常(膜结构缺陷,酶活隹缺陷), 红细胞外异常(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脾亢等红细胞破坏过多?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III
? Hb正常参考区间
?男性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III
临床意义:
?其増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増減的意义相同, 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贫血严重程度:极重度贫血,Hb量< 30g/L;
重度贫血,Hb量在31~60g/L; 中度贫血,Hb量在>61~90g/L;
轻度贫血,Hb量在>90g/L与低于正
常参考的下限之间.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简述
?白细胞计数(WBC)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 胞数目。
III?白细胞是血液中有形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球形的 无色有核细胞,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等异物入侵的 重要防线。
III
-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 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 WBC正常参考区间
?成人末梢血(4.0~10.0 ) x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 x109/L;
?新生儿(15.0~20.0 ) X109/L;
? 6个月~2岁婴幼儿(11.012.0) X109/L;
临床意义:
? 1 .生理变化
?①年龄(新生儿WBC较高,2~3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 中,隹粒细胞逐渐上升,4~5岁两者基本相等)。
?②日间愛化(安静松弛时较低,活动、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 下午较高).
? @
(剧烈运动.剧痛和激动均可使WBC 显蓍増多)■
(常轻度増加,尤其临近分娩最后—日),
II
临床意义
变化
中性栄螂胞増加:
①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球菌感染最明显)O
②中毒(如尿毒症;汞、铝中毒等)0
⑤
(严重夕N,、大手术,大面积烧伤,心肌梗死及严■的
血管内溶血后)O
临床意义:
病理变化
中性粒细胞减少
特殊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畐U伤寒;)
(病毒感染,风疹、肝炎;)
(寄生虫感染,疟疾及流行性感冒;)
(x线、放射性核素;铅、汞;)
(磺胺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
? (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等;)
临床意义 ?病理变化
?中性粒细胞异常 ?①核象变化
核左移:常见于严重感染或患者机体扌时亢力低下,如 中毒性休克等。
III核右移:常见于感染如诂炎、败血症等急性细菌性感 染,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 于应用抗代谢药(如阿糖胞昔等)0
III
(严重感染或中毒时,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出现中毒颗粒)?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简述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 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
?白细胞:有粒(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 粒细胞)。
无粒(单核细胞、淋巴细胞)0
?DC正常参考区间
中性粒细胞0.50-0.70 ( 50%?70% )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6 (1%~6%) 嗜酸性粒细胞0.01-0.05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