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阎逢春诞辰100周年”终身艺人阎逢春.doc

“纪念阎逢春诞辰100周年”终身艺人阎逢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纪念阎逢春诞辰 100 周年”终身艺人阎逢春 “纪念阎逢春诞辰 100 周年”终身艺人阎逢春(上)阎逢 春,不可复制 有这么几年,我因为记述蒲州梆子的历程,突然闯进了一个 陌生的领域。戏曲按理说打小就听,对活在戏曲舞台的人物 ——演员, 一直却是若明若暗。 虽然他们老早就是公众人物, 那个时候的明星。明星是怎样的人?圈外人其实并不了解他 们。尤其是五十六十年代的的舆论塑造,他们呈现给大众的 形象,总不那么准确,好些地方甚至是有意涂抹了别一种色 彩。再加上他们相对于工农兵的小圈子,外人也不认为了解 他们有什么价值。蒲州梆子是一种流行于晋南关中一带的地 方戏,和西北的秦腔一样源远流长。别看蒲剧属于小剧种, 他的名演可有好几个享誉全国的大牌。京剧天字第一号,从 来不轻慢它。河东关中,历史悠久,文脉雄旺。王秀兰、阎 逢春、张庆奎、杨虎山、筱月来,在戏曲圈子里啸傲群雄, 天下何人不识君。访谈渐渐深入,我却越来越鲜明的感到, 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阎逢春。今天,五大名演除了王秀兰都 已经去世。 阎逢春 1975 年去世, 迄今已经超过 30 年,人们 的追思怀远倒是越来越强烈。时间没有能够磨去他的声音和 影象,他的贡献,他的为人,他的独创,千淘万漉,历久弥 坚。风云没有能够吹散他的千古绝唱,锻打越发突显出他的 艺术价值。他留下的巨大空白,至今没有人能够填补。近几 年,继承和研究阎派艺术的声音浪打浪涌。 在晋南大地游走, 你依然能时时听到高亢激扬的阎逢春唱段。那随口哼唱的玩 家都是一脸庄重肃穆的表情。这是因为,阎逢春几乎没有留 下什么轻快油滑的喜剧唱段。而他的人生悲剧,更是后人感 叹惋惜,久久不能忘怀的。八十年代以降,戏曲复兴,有过 十来年好景。五大名演都有后来人传承学习,青出于蓝胜于 蓝,新人辈出胜旧人,人们便不觉有什么缺憾。惟独面对阎 逢春,没有谁敢说他超越了阎师傅。他的表演艺术,演艺界 神往又如高山仰止。徒弟们也努力,学几年就泄了气。观众 更是不买账,赞美阎逢春的超人,同时也就斥骂梨园子弟无 能。想学成阎逢春,差远了!戏曲界的老专家,许多都是老 阎当年的同事朋友。 谈着谈着, 他们会声音细下来, 慢下来, 抬起头,远望着西天一抹黯淡下去的霞光。默然的沉吟里, 倾诉的是狠狠的惋惜。那人,怎么就早死了呢?哪怕死一个 旁的谁呢。再活 10 年,蒲剧绝不是这个样子。不管时代的 原因还是别的什么,阎逢春定然已经成为不可逾越的范本。 世间再也不会有阎逢春。天才是不可复制的。绝技在身阎逢 春出身梨园世家,他的父亲阎金环就是蒲剧著名的南路须生。 他 15 岁随团学艺, 17 岁已经是蒲州解州绛州一带小有名气 的演员了。 21 岁入西安晋风社, 成为头牌须生。 日寇入侵以 后,阎逢春有家难归,随剧团在西安兰州青海演出十多年, 载誉大西北,蒲剧在西北在边地的声名,归功于他们那一代 人的流浪苦斗。翻查西北各省的戏剧史,比如青海甘肃 30 年代 40 年代的演出,那时的戏班子,就是蒲剧的班社。大 西北绥远,是蒲州梆子当时的主要活动场域。抗战年代的叱 咤,至今感觉纸上有余温。 演艺天才的养成, 注定时乖命蹇。 阎逢春 18 岁时血气旺,正是学演的好年华。因为倒仓坏了 嗓子,被班主辞退。悲观绝望的时候,西安城名士高人李逸 僧老先生收留了他。李老的侠义肝胆,剧坛无人不晓。老人 非常欣赏这个奇才,决心帮他一把。他延请一位有经验的教 练,教他合理发声,鼓励他刻苦拔声练功。蒲剧发声类似秦 腔大吼,因此练声一般人称做“嚎嗓子”,可见用嗓的苦拙。 阎逢春从此天天躲城壕根,钻地窖,背着人嚎嗓子,家里人 说有一阵他练得尿出血红。经历了一年多的苦练,阎逢春终 于练就了一种别于常人的复音,对其他剧种也许不算什么, 对蒲剧这可是大喜过望。因为梆子戏本来男女同腔同调,蒲 剧男腔跳跃腾挪,演员必须有一个坚韧高亢的复音区。我写 这个复音不过是借代。至今在蒲剧行家中间,这两个字该怎 么写,也是人言人殊,莫衷一是。有说腹部的“腹”的,有建 议用带引号的复。反正它指的是假嗓子,又和通常的假嗓子 不同。需要努力高迸宁可嘶哑也不可轻巧滑动的那种发声。 在现代化的歌唱教学中,它肯定被视为不科学。可在晋南关 中,你要不这么唱,老百姓听了只能骂你冷场寡淡。演唱问 题已经过关,阎逢春开始苦练帽翅功。所谓帽翅功法,指的 是须生上台所戴的官帽,两边的帽翅可以自我控制甩动,或 者单甩,或者双甩,或者上下忽闪,或者前后飞翻。行家的 表演绝不能摇头晃脑,全凭内功发力指挥。这当然是秘不示 人的绝活。和川剧的“变脸” 一样,这是一个剧种的看家本领, 不能随便传授给外人。清代梆子戏就耍过这个绝活,后来渐 渐绝灭。演出时,根据剧情需要,配合特技表演,这是阎逢 春对戏剧表演的杰出创造。五十年代许多地方戏都来山西学 帽翅功,现在剧团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