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青海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与对策建议
?
? ?
?
?
?
?
?
?
?
? ? ?
?
?
?
?
?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和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局部风险表明:金融改革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坚决防止金融发展脱离实体经济。
一 2013年青海金融业运行态势分析
2013年,青海省金融继续保持稳健运行态势。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银行间市场资金波动加剧等复杂局面下,全省主要金融指标保持较快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继续加大,全省银行、证券、保险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
(一)社会融资规模持续扩大
1~9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926.1亿元,同比增长51.8%,其中:人民币贷款融资452.35亿元,外币贷款融资13.89亿元,委托贷款融资67.6亿元,信托贷款融资234.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30.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105亿元,保险公司赔偿10.48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贷款11.58亿元。
(二)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163.37亿元,同比增长20.58%,存款增速居全国第3位;人民币贷款余额3247.43亿元,同比增长23.45%,贷款增速居全国第4位,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1~9月,金融机构利润同比增长41.96%。
(三)保险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1~9月,全省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0.68亿元,同比增长22.75%,增速居全国第1位。涉及民生领域保险服务成效明显,2013年全省计划补贴农业保险保费5847.7万元,同比提高51.75%;成功开办大病保险,全省8个州(市)431.35万城乡居民获得了大病保险保障,占全省常住人口的76.52%。
(四)证券期货市场平稳运行
截至9月底,青海辖区有10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资产保持稳步增长,从10家上市公司已披露的半年报来看,青海辖区上市公司总资产共1097.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72%;经营业绩显著回落,实现营业收入252.8亿元,同比增长1.93%。
(五)货币市场交易略有回落
1~9月,青海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累计交易1462.3亿元,同比降低10.2%。其中,信用拆借34.6亿元,现券买卖71亿元,质押式正逆回购1356.7亿元。通过同业资金往来,部分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大幅增长。
(六)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稳步推进
1~9月,全省累计实现跨境收支(包括外汇和人民币)16.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06亿元,同比增长54.5%。其中,跨境人民币结算额52.6亿元,同比增长218.6%,占跨境收支总额的五成。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零突破,资本交易额0.34亿元。
(七)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按照《征信管理条例》的最新要求,以征信数据库和信用青海建设为切入点,青海省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向纵深推进。目前,全省社会信用意识显著提升,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率持续下降,恶意逃废债务案件发生率有所回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建立并完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二 青海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特点分析
实体经济不仅包括生产实物的农业和制造业,也包括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服务中有相当多的业务是直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也有一些金融业务是自我服务、自我循环,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直接为工农业提供的贷款,为工农业提供的股票融资,属于实体经济活动;金融工具中进入二级市场交易的产品,不进入实体经济而进行反复交易炒作的金融衍生品,属于虚拟经济范畴。2013年以来,全省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从青海经济发展实际出发,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
(一)社会融资结构呈现多元发展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1],比较准确和全面地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当社会融资规模增加时,企业融资成本低,居民进行金融投资的热情高,金融状况偏松,进而直接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对比性,本文以2006~2012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采用相关系数法、协整检验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了青海省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代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经济指标(GDP和CPI)的关系。结果显示,青海省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和CPI指标的相关性优于新增贷款指标,表明青海省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能够更好地反映金融对青海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见表1)。
表1 青海省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关性对比
2006~2012年,青海省地区社会融资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体现在:一是人民币贷款占比不断下降。2012年新增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领读经典-外国文学(1)(山东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VIP
-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件(共十一章).ppt VIP
- 《PyTorch与深度学习实战》第2章 PyTorch深度学习通用流程.pptx VIP
- 简谱D 想着我Think of Me简谱歌剧魅影.pdf VIP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八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 VIP
- 《PyTorch与深度学习实战》第3章 PyTorch深度学习基础.pptx VIP
- 好书推荐《朝花夕拾》读书分享名著导读PPT课件.pptx VIP
-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目录44.pdf VIP
- 精品解析: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