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前三十五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分享
?
? ?
?
?
?
?
?
?
?
? ? ?
?
?
?
?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发展规划,回顾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以为曾经出现的一些阶段性问题仍然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政府及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向问题。在转型攻坚时期仍需坚持并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在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市场经济中,更应该做到以下两点。在制度设计层面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划分政府投资的边界,扫清民间资本的进入障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逐步消除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玻璃门”“弹簧门”,同时严格限制国有资本垄断链条向竞争性行业的延伸,加快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去的步伐。
第二,收入分配问题。我以为造成当今中国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根源在于增长方式、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不完善。首先,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主要靠投资拉动,这客观上决定了资本拥有者将成为最大的“赢家”。其次,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部分人凭借“裙带关系”和寻租行为垄断了稀缺资源的支配权,凭借特权要素成为改革过程中的富有者。再次,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中,部分生产要素没有真正市场化,存在进入市场的“壁垒”,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不平等。我以为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需要良好的制度政策和执政者“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公平才能创造和谐,而一个和谐的社会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才能逐步形成橄榄型的分配格局。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改革初期我们将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切入点,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被迫切地提到改革日程中。可以说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政治体制的改革,这不仅是我国社会深化改革所面临的艰巨课题,而且是实现中国梦不可逾越的历程。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制度的竞争,而政府是制度这一公共物品的几乎唯一的供给者。因此,政府的认知能力、远见卓识和开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程度和深度。
第四,增长方式选择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充分发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吸引外资促进出口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依赖外向型经济推动全社会经济增长的模式暴露出较大的局限性和不可持续性,并由此引发了国内社会矛盾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考虑外向型经济本身的结构调整和转变,而拥有核心技术是关键。
(2014年5月)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