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产业扶贫的模式探索与建议-以赣南苏区为例.docx

老区产业扶贫的模式探索与建议-以赣南苏区为例.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老区产业扶贫的模式探索与建议 以赣南苏区为例 ? ? ? ? ? ? ? ? ? ? ? ? ? ? ? ? ? ? 扶贫开发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与支撑。产业扶贫是通过一个地区的特色产业开发,形成产业链来推动区域扶贫的新模式,即围绕某种资源、产品或服务,通过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的改善、生产链条的延伸,使贫困群体逐渐摆脱贫困,产业扶贫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赣南苏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全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占江西贫困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近年来,江西把这一区域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多措并举打好扶贫攻坚战。通过产业扶贫,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路径意义重大,即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扶贫体系,实行因地因人差异化产业扶贫模式,提高产业扶贫精准化程度,使产业发展不仅带动贫困人群脱贫,而且使他们共享小康社会成果。 一 产业扶贫对老区发展的意义 (一)产业扶贫是一种“造血式”扶贫 “造血式”扶贫模式,指扶贫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扶贫要素(资源)扶持贫困地区和农户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产业扶贫则是通过选择适当的产业,发展生产,促使贫困地区和农户利用地区比较优势进行产品生产,逐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这种扶贫行为方式也称为“开发式”扶贫模式。探索出脱贫致富的内生性机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可通过产业扶贫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带动贫困农户增收。 (二)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减贫的有效途径 谋划新形势下产业扶贫的科学发展是当下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实现贫困地区发展、贫困农户增收、贫困人口减少的有效途径。丰富资源是形成生产力的初始禀赋要素之一,通过产业链开发建设,利用优势资源扩展市场、提高竞争力、增大扶贫效益,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产业扶贫能挖掘当地的资源及传统优势 产业发展必须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形成当地特色产业。老区大多地处山区,具有丰富的特产资源、地理标志资源、地方工艺品资源,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农林产品加工业、农业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地方文化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资源优势。应充分利用老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产业扶贫能启发当地民智、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现实的扶贫工作中“造血式”扶贫模式源于扶贫实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促使贫困者真正脱贫。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同时,也是地区形成主要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 赣南苏区发展及产业扶贫的经验模式 (一)赣南苏区发展及贫困地区分布 赣南苏区主要由赣州市下辖的18个县(区、市)组成,面积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约占江西省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1.赣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较为落后 赣南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水平均低于江西省平均水平。2014年,赣州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总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745.32元、3875.04元、6946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2.6%、65.37%、68.66%。2012年6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全方位多领域努力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现全面振兴。 表1 2014年赣州市及江西省主要经济指标 2.赣南苏区贫困地区分布 根据2015年国家级贫困县最新名录,赣州有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等8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赣县、于都县、瑞金市等11个县(市)被纳入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范围,贫困人口105.06万,占江西人口的三分之一。 表2 赣南苏区所辖县(区、市)及贫困地区分布 (二)赣南苏区特色产业及扶贫成效 1.赣南苏区自然资源禀赋与特色产业 赣南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产业布局。一是赣南气候适宜、生态良好,适合粮食种植以及柑橘、蔬菜、油茶等农作物生长。目前,赣南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橙乡”,油茶种植面积全省第二。2014年,赣州市脐橙种植面积达168.36万亩,产量122.27万吨,“赣南脐橙”以53.89亿元的品牌价值居全国农产品价值榜榜首;油茶种植面积达230万亩,年产油量达1.2万吨,年产值36亿元。二是赣南地区蕴藏储量丰富的稀土、钨矿,是著名的“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形成了以稀土、钨的开采和应用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达3002.8亿元,增长14.9%。其中,稀土与钨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率先突破千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5个。三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厚。赣南苏区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革命的摇篮,具有深厚的红色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