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支付发展.docx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一 移动支付发展概况 (一)基本内涵及特点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是指借助手机、各种Pad(Portable Device)等便携式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通过无线网络所进行的支付、转账、缴费等商业交易活动。[1]它由单位或个人等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无线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出支付指令,从而产生相应的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移动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紧密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转账、缴费等金融服务。 移动支付主要可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类型。所谓近场支付,就是指收款方、付款方(或相关设备)处于同一地点,利用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线、蓝牙等非接触式射频技术完成支付交易,主要用于支付出租车费、超市购物等,便利且快捷。远程支付是指付款方与收款方不处于同一地点,非面对面式接触,付款方使用移动终端在应用平台选购商品或服务,需要付款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出相应的支付指令,与后台服务器之间进行交互处理,由服务器终端完成交易的支付方式,如二维码支付等。 移动支付的命脉所在是安全,而最大的特点是便捷性:账户管理便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账户余额、交易记录,进行实时转账、修改密码等,管理自己的移动支付账户;交易付费便捷,既可以近场小额支付,又可以远程转账付费,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等约束;综合服务便捷,既可用于公交、食堂、购物等消费,又可用于考勤、门禁、会员识别等方面的服务;时间利用便捷,有关调查显示,大量移动支付用户是在出差途中、会议间隙或公交地铁机场等待时间等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来使用移动支付的相关服务。 (二)总体发展概况 自2013年以来,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猛,创新迭出,异彩纷呈。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在我国全面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远程支付全面爆发,互联网金融创新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博弈加剧,传统企业和商家纷纷借力移动支付的蓬勃发展之机,向O2O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如团购网站)转型。移动支付产业链日益拓展和完善,各方参与企业纷纷加大资金投入,在应用场景、技术标准、市场份额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虽然受基础设施环境建设落后、用户支付习惯尚待培养、产业链各方利益有待平衡、相关法规缺位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强力驱动下,移动支付市场在我国已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移动支付产业蓬勃发展,业务量迅猛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2月17日发布的《2013年支付系统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3年,我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501.58亿笔,金额达1607.5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2%和24.97%。其中,移动支付业务达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增长达212.86%和317.56%(季度增长情况见图1)。此外,根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我国首个移动支付安全报告《中国移动支付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13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1.25亿,同比增长了126.0%。可见,我国移动支付产业迅猛发展,用户规模高速增长,单笔支付金额大幅提高。 图1 2013年移动支付季度增长情况 2.移动支付应用以支付宝和网银为主 根据报告显示,我国手机支付、网络银行、金融证券管理相关的各类手机应用软件的累计下载量超过4亿次。其中,支付宝钱包下载量占比高达58%,而所有银行的手机网银客户端软件下载总量占比为27%(见图2)。此外,与支付宝相关的各种应用的下载量占比也达8%。由此可见,支付宝目前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中国电信翼支付在企业、校园和公交系统中被广泛使用,其下载量占比为3%,各种金融证券类应用的下载量占比为2%。需格外关注的是,目前各类应用下载中,安全支付控件的下载量占比仅为1%,反映出用户支付安全意识亟待加强。 图2 支付类手机应用下载量的详细比例分布 3.产品应用日益丰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蓬勃发展的移动支付产业吸引了众多互联网企业及硬件制造商纷纷竞逐其中。在移动互联网日益向各行业融合渗透的大背景下,移动支付应用日益丰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当前,银行等金融机构、移动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各互联网企业等,利用或整合自己的资源优势,单独或联合创新移动支付产品。例如,中国移动先后与多家银行以及北京市政交通集团等企业合作,推出“手机钱包”。2013年7月正式落户京城的“移动NFC手机一卡通”让移动支付开始真正走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