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中国增值税税收政策模拟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节 政策模拟背景
哥本哈根后时代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碳减排压力,我国CO2排放总量位居世界首位,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长三角为我国经济“龙头”,江苏省确定“十二五”GDP年均增速为10%,上海市和浙江省均为8%。长三角降速发展是传统发展模式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遭遇瓶颈之后做出的战略抉择。本书拟参考长三角“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以及中长期碳减排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基于长三角与国内外区域经济圈产业类似比较基础上,重点从微观中小企业创新、中观高新技术替代和产业创新、政府规制、跨国贸易投资合作等技术制度创新、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合作机制等角度,测算长三角低碳经济转型中碳锁定及解锁的可能演化历程,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优化,明确长三角碳锁定及解锁通过区域联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带来的校正,以及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共赢的可行性,从而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和世界相关区域实现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为此,从经济系统论角度,根据我国最新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我国税收结构的现实特征,编制了长三角多区域社会核算矩阵,构建出长三角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MR-CGE)模型,并模拟分析了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碳税税收相关制度改革。
第二节 中国增值税改革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实证分析
在全面“营改增”之后,增值税成为我国财税收入的主要构成之一,2016年增值税在国家财政税总收入中的占比最大,因此,本书进行如下政策模拟。
一 政策模拟Ⅰ
模拟假设:在长三角区域内增加企业增值税税率,将现有增值税税率增加5%[即rvat(i)=1.05×rvat0(i),rvat0(i)为行业原增值税税率,rvat(i)为变动后的行业增值税税率],其他条件不变,模拟对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区域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政府收入和政府消费、进出口、社会福利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模拟结果如表11-1所示。
表11-1 政策模拟Ⅰ中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增长率
表11-1显示,在长三角区域内增加企业增值税税率,即将现有增值税税率增加5%,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下,我国名义GDP增加0.18%,而实际GDP将略微减少0.04%,说明该政策虽然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但影响甚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加1.28%和0.30%,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减少0.02%,说明该政策虽然不利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但有利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得第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是吸纳我国就业的主要部门,因此,该政策总体有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另外,该政策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其强度均有所上升,说明该政策不利于我国的节能减排。还有,GDP平减指数上升0.22%,该政策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使得产品的销售价格上升,最终使得总体价格水平有所提高,这说明该政策不利于减缓和抑制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分区域来看,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实际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0.43%、-0.33%、-0.38%和1.15%。说明该政策有利于上海和安徽的经济增长,而不利于浙江和江苏的经济增长,其原因在于该政策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使得上海和安徽的产业优势相对浙江和江苏有所增强,进而使得区域内的劳动力和资金向上海和安徽流动,造成区域经济增长趋势分化。
从贸易上看,该政策下,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出口分别下降0.02%、0.46%、0.92%和0.25%。这说明该政策不利于长三角区域的出口贸易,其原因在于:企业增值税税率增加,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进而使得企业产品价格上涨,从而降低了企业产品价格的国际竞争力,造成出口减少。相对而言,该政策不利于浙江的出口贸易,也说明浙江的出口产品价格对生产成本变动较为敏感,或者理解为浙江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较小。
从居民收入上看,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的居民名义收入分别增加0.11%、-0.27%、-0.25%、1.15%,但GDP平减指数上升0.22%,这意味着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居民实际收入变动率为负值,仅有安徽居民实际收入变动为正,这与安徽的产业结构及其需求弹性有关。另外,该政策下,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地方政府总收入分别增加了0.99%、0.96%、0.82%和1.93%,说明该政策可以使得地方政府收入均有所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下,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企业所得税均有所下降,分别减少0.20%、0.50%、0.35%和0.22%,由于企业所得税直接取决于企业总利润,企业所得税减少意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级财政税收-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实务》押题密卷2.docx VIP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pptx VIP
- DB65T 4929-2025儿童福利机构 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指南.docx VIP
- 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pdf VIP
-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 VIP
- 全口义齿汇总.ppt VIP
- 如何购买电脑.pptx VIP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治专家共识.pptx VIP
- (正式版)DB65∕T 4929-2025 《儿童福利机构 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指南》.docx VIP
-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ppt课件模板.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