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应对国际热钱冲击,积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docx

正确应对国际热钱冲击,积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正确应对国际热钱冲击,积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 ? ? ? ? ? ? ? ? ? ? ? ? ? ? ? ? 一 导言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常会受到本国国内资本规模的制约,为了补充国内资本不足,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常常采取引入国际资本的方式。这些国际资本除了以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国内,还有一部分在国内以有价证券、短期借款、短期投资等从事资产增值投机买卖的短期资本的形式存在,我们把这些国际短期资本称之为热钱(hot money)。 热钱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高流动性。如果热钱规模较国内投资大,其高流动性很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运行形成明显冲击,甚至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8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巨额游资在亚洲各国金融市场的炒作和快速撤离,最终导致了东南亚许多国家经济的崩溃。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明确昭示了关注国际短期资本动向的重要性。就中国而言,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升温,热钱在中国境内的规模逐渐增大。200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由负转为正,首次为中国境内热钱的存在提供了一个证据和先兆,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增无减,涌入中国的热钱规模也在扩大。虽然中国政府多次表示近期不会对人民币进行重新估值,但由于中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存在,这些热钱有可能以各种形式仍然留在国内进行短期投机活动,从而对国民经济形成不良冲击。而且随着中国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估计在不久的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热钱涌入中国。因此,为防止亚洲金融危机在中国再度发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当前研究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是极为必要的。 二 中国热钱规模概算[1] 本文将通过对外汇储备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测算中国的热钱规模,考察的起点是2002年。原因在于,国际热钱和汇率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贸易或资本账户将外币直接兑换成人民币,是从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中获利的最便捷的方式。国内出现热钱的迹象也是随着2002年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开始显露的。 表1列出的中国外汇储备总量、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以及相关的误差与遗漏项金额等数据显示,从2002年开始,误差和遗漏项由负转正,表明从2001年到2002年资本由外逃转为流入,且这一数值到2003年进一步增长到184.22亿美元,增加了136%。虽然2004年上半年该数据变为-72.89亿美元,但是2004年全年总误差和遗漏项仍为270.45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46.8%。可以猜测,这一突变可能是由于热钱的涌入造成的,这些热钱投机于人民币将会升值。 表1 中国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2001~2004年) 由于2004年初到该年6月底境外交易的1年期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汇率升水从5000点的高峰持续下滑到了接近1000点的水平,达到2003年9月以来最低点。这使得境外投机者认为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下降,导致热钱流入减速甚至流出。 此外,表1还显示了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很快,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两年来热钱流入没有减缓而是加速了。我们下面还会进一步分析。 本文将借鉴张光平(2005)的方法测算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我们先通过观察亚太地区资本流入的规模变化考察外资流入的地区变化。数据显示,2002年和2003年亚太地区国际收支的主要项目,例如民间资本流入净额、民间直接投资净额和民间证券投资净额,都远远超出了1996年——也即金融危机爆发前一年——的相应数据,这三项指标在2003年比1996年分别增长了82.5%、493.1%和199.1%,其中民间直接投资净额和民间证券投资净额2003年比1996年分别增长了将近5倍和2倍。由于亚洲其他国家尚未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可以初步判断,这些资本大部分流入了中国。 表2显示了中国经常账户余额占亚太地区的比例和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占亚太地区外国直接投资额的比例。平均比例1表示两者的加权平均值,经常账户比占31.25%的权重,外国直接投资比占68.75%的权重。选择这样的权重使得投向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等于2002年中国民间资本流入净额的估计量,也就是使得2002年中国民间资本流入净额的估计量与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差值为零。平均比例2表示经常账户余额比占权重3.7%,而外国直接投资比占96.3%。这样的权重使得2002年中国民间资本流入净额的估计量与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差值等于误差和遗漏项,即表1中给出的78亿美元。这样,可以根据上述两个平均比例来推算中国民间资本流入净额以及刨除直接投资后的民间资本流入净额,这可以看做流入国内的热钱。 表2 中国内地的资本流入量(2001~2004年) 从表2可知,2003年流入国内的热钱估计为508亿美元和631亿美元之间,该估算略高于标准普尔的估计区间400亿美元至500亿美元,标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