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图示学习古诗》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用三图示学习古诗》教学设计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三小学 邵苓苓 一、教材分析  《马诗》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咏物言志五言诗。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李贺的《马诗》可以说是写马诗里的压卷之作。 二、学情分析 六年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课读通古诗可以做到,但古诗语句简练,情感丰沛,但是古诗的时代背景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因此学生很难理解作者借物喻人的心理,同时文为心声,而作者的人生经历幻化成的人生感悟又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是难点。 三、教学目标 1.感悟诗歌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运用三图示的方法学习古诗。 3.体会马的形象,感受马的精神,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 4.了解李贺的人生经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三图示的方法学习古诗 2.教学难点 了解李贺的人生经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课前准备 希沃白板5课件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日行千里是高效的象征,负重不言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象征,温和人易接近是善良谦逊的象征,早在远古时代,马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人喜欢以“千里马”喻良才。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教给大家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学习古诗《马诗》。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古诗,能使思维做到理性拓展,思维直观活跃,学起来轻松自然,印象深刻。我们运用三张图:预学导图、助学导图、知识树状图,轻松学会《马诗》。 (一)预学图示解作者 预学思维导图从五个方面对诗人李贺进行介绍,分别是基本信息、传世之作、后人评价、千古佳句、作品风格。让我们对这四个方面进行拓展,详细深入了解这位诗人。首先看基本信息。生卒:公元790年,到公元817年从这两个数字中不难看出李贺年检仅27岁便英年早逝。实在是诗坛的一大损失。字号,字长吉。家族,他是唐宗室唐高祖的叔父李亮的后裔,他才思聪颖,七岁便能提笔作诗。李贺虽英年早逝,却给后人留下了《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昌古籍》等多部著作。他是中唐颇负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乐府诗的创始人,为乐府诗的评价和创新做出了贡献。 也许你对李贺的名字还有些陌生,我们看一看他和哪些诗人齐名呢?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与诗鬼李贺。被称作唐朝的才子,可见李贺是青年才俊。他还是唐朝三李之一。作品风格,他的作品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内容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这也是人们把它称作“诗鬼”的原因吧。 我们耳熟能详的佳句: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均是出自李贺之手。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学习,你是不是对诗人李贺有了很深的印象了呢? (二)助学图示解诗意 助学图示的五个分支分别是了解背景、朗读感悟、借助注释、边读边想象、整体感知。 了解背景 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李贺因得罪了大诗人,元稹百般刁难不让他参加进士考试,他身负奇才,报国无门,愤怒之余写下了《马诗》。 朗读感悟诗意 《马诗》是五言绝句,注意节奏和重音:如、似、踏的处理,一起来听示范朗读。 1.师示范配乐朗读,学生自读。 2.自由朗读,注意节奏与重音。 3.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4.教师示范朗读。 借助注释解诗意 《马诗》 写了些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是谁发出的慨叹?他想得到什么?做什么?大家思考这些问题,从诗文中提取信息并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 借助注释解释意:燕山就是今蒙古境内燕然山,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象征马被重用,又显示出其主人的尊贵。边读边想象也是理解诗意的好方法。(超链接)作者把沙比作雪月月比作战斗的兵器,不受重用的马来暗喻谁呢?(出示李贺人物动图)。 整体感知悟诗情 1.学习了《马诗》你有什么感受? 整体感知悟诗情,诗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清冷悲凉的边疆战场的图景。这里的写景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诗人通过马表现了想要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及对施展抱负的广阔空间的渴望。 2.师生再读诗句。 李贺就是在写马吗?从马身上表现的都是人的情绪思想?这描写的方法叫托物言志。《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

文档评论(0)

小钢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