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题】
交通的区位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通过学习南昆铁路,对其经过的区域有一定的认识;
2、综合思维:学生能结合实际案例,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全面、系统的分析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
3、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兰新高铁的建设问题,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的人地协调观;
4、地理实践力:通过对交通线路区位因素的分析,提高解决实际交通线路建设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全面、系统的分析影响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
【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导入新课】
通过欣赏视频,观察我国铁路建设,领略祖国实力之强大,激起学生探索交通区位因素的兴趣。
【一语道破天机】
?现代铁路、公路建设——因为“好修而修”,还是因为“需要修而修”?
?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中,“好修而修”取决于什么?“需要修而修”是谁决定的?
核心思想:
【探究案例】南昆铁路
南昆铁路是1997年我国在西南地区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是对南昆铁路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南昆铁路经过的地区,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在这种条件下修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南昆铁路是我国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之一。
南昆铁路途径19个县(市),全长898.6千米,吸引范围共计29个县(市),人口约0.2亿,其中包括了十多个少数民族。
南昆铁路的东段靠近广西的铝矿、煤矿,以及石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及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这条铁路的选线,对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以及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图1 南昆铁路穿越的地区
图2 世界板块分布图 图3 世界气候分布图
请结合图文材料及已掌握知识分析以下问题:
【自主探究】
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经过哪些省区?
南昆铁路经过哪些主要的地形区、气候区?影响铁路修建的灾害有哪些?
分析地形、地质、气候、河流条件对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
【合作探究】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南昆铁路因什么需要而修呢?(南昆铁路的重要意义)
【小结】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
【拓展探究】兰新高铁
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乌鲁木齐至哈密段正式通车。这一路段的贯通将使兰新高铁成为横贯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的铁路大动脉,进一步成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黄金通道”。
线路在甘肃、新疆境内大部分穿行于戈壁荒漠地区,列车驶出乌鲁木齐南站约20分钟,便进入了5775米长的达坂城湿地特大桥,桥下是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达坂城湿地。在铁路修建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于特殊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2014年兰新客专线建成后承担客运任务老兰新铁路继续使用,主要承担货运任务,极大提升新疆物流水平,继续深化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作用,为“一带一路”形成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分析兰新高铁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兰新高铁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课堂小结】
【学以致用】兰新高铁
兰新铁路是连接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是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钢铁丝绸之路”。下图为兰新高铁部分路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不是兰新高铁设计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自然条件是()。
A、低温 B、暴雪 C、沙暴 D、台风
2.达坂城湿地高铁桥上两侧护栏与达坂城电场附近高铁护栏的最主要功能是()。
A、防风沙 B、放噪声 C、防人畜闯入 D、防动车脱轨
3.关于兰新高铁的建设,不正确的是()。
A、势必促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繁荣
B、可完善我国西部地区的交通网络
C、自然条件为影响建设的唯一因素
D、将加快西北三省(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
【强国交通】欣赏视频中国铁路
关于学生学情的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地理学习,同学们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优势:学生已学习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内容和必修二的人文地理内容,已有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和人文地理的分析思路做基础,已具备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
劣势:学生区域地理知识较薄弱,仍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本节课的效果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的人地协调观。通过对南昆铁路位置、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学生对其所经区域有了深入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通过对南昆铁路、兰新铁路意义的分析,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提升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兰新高铁的建设问题,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的人地协调观;通过对交通线路区位因素的分析,提高了解决实际交通线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_英语名著阅读之读后续写 Witches' Loaves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英语名著阅读之读后续写 Witches' Loave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历史_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中国海洋发展战略及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中国海洋发展战略及意义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青蒿素:人类疾病进步的一小步》与《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青蒿素:人类疾病进步的一小步》与《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群文阅读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通用技术_工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通用技术_工艺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体育与健康_足球斜传直插二过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交通的区位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亦真亦幻话诗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亦真亦幻话诗意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人口迁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人口迁移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历史_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教学课件设计.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