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因病机的概念■病■指机体的一种痛苦的感觉、症状或体征。■ “病,疾加也” 汉?许慎《说文解字》■ “病,疾益困也” “苦也” “损也”《中华大字典》■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制。■ “机者,要也,变也,病之所由出也。”张介宾 《类经?十三卷》学习病因病机的意义■ 了解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特点、发病规 律以及临床表现。■正确认识疾病,判别病因。■针对病因采取正确治疗手段。中医病因病机学的特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其他学科的渗透与影响■强调整体观念■重视强调内因在疾病发生上的重要性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各种致病因素 (阳光空气水分温度)正气不足(种子)学习要求■掌握眼病常见病因及致病特点。■ 了解眼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与脏腑,经络, 气血津液,玄府等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并 熟悉脏腑,经络,气血失调引起眼病的机 理。第一节病因常见眼病病因■六淫(风火湿寒燥暑)■痞气■七情■饮食失宜(饥饱失常/饮食偏好/饮食不洁)) ■劳伤■外伤(异物眯目/撞刺伤目/烧灼伤目)■其他因素(先天与衰老/继发于其他疾病)火(温、热)邪致病特点■火为热邪,其性上炎■ “阳胜则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火热易致肿疡■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火热易引动肝风■火热易伤阴动血■ “热郁血溢”《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变化急骤,易扰神明■ “诸燥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七情致病的常见症■眼部■暴盲、目昏、目胀痛、白睛溢血、绿风内障、 胞肿而软,气壅多泪、酸涩微赤、视瞻昏渺、 云雾移睛、青盲■全身:■心伤、癫、狂、惊、悸、吐血、耳暴闭、血崩、 不眠、嗜卧饮食失宜致病的常见症■眼部■视瞻昏渺、青盲、疳积上目、雀目、蟹睛■痰核、肿胀、眼睑重缓、眼底水肿、渗出、溢 血■全身■消瘦、面色无华、发育迟缓、胸腹胀满、心悸、 疔兩疳毒、呃逆、呕吐、腹泻劳伤劳力太过■ “劳则喘气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也”《素问?举 痛论》■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 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素问?宣明五气篇》■劳神太过■ “才所不胜而强思之,伤也;深忧重喜,皆有伤也” 《养生月令》■房劳■ “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类经》图12-11-4马蹄形视网膜裂孔 裂孔丿ii煤制卷.视网膜波脱离气血津液的整体性■1 .气、血、津液同脏腑经络间有密 切的联系。. 2.气、嵐、津液在人体内保持动态 的平衡。■ 3.气、血、津液之间相互作用顼 互依存。■ 4.气、血、津液之间,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 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 气浦则血走。(清,唐容川《血排论》卷二)■ 3.气逆:气机升降失常,当降不降, 逆而上行。. 4.气滞:气机阻滞,运行不畅,以 致升降出入失常。胀闷疼痛为特点。血的复习■血的概念与来源■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篇》■由饮食物的精气所化生。■血的作用.1 .营养作用:濡养脏腑。■ 2 .运载作用:血以载气,血为气母。. 1.血虚:血液亏少,脏腑组织失于濡养。心 血虚与肝血虚常见。■ 2.血热:血分有热或热邪侵犯血分,血行异常。■ 3.血瘀: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积聚,或 离经之血聚于体内。二)津液失调津液复习■概念及来源■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水液的总称。分布于 全身,有清、稠之分。■来源于水谷。由胃的消化吸收、脾的运 化、小肠的分清别浊,三焦的气化等作 用而形成的。■作用■营养和润泽组织器官。■调节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1.津液亏损:■2 .水液停滞■ 3 .痰浊停滞■成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 谷精微不能化生津液,或津液不 能正常敷布凝集而成。■眼部表现:胞睑、神膏、眼底等。■全身表现:痰涎、眩晕、癫狂;肿块等。〔、经络玄府病 机人体的交通通讯网一经络系统.籍知所密懿调虚实■谚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如伤寒三阴三阳,皆有部署;百病,十二经脉可定生死。既讲明其经络,然后 用药径达其处,方能奏效。(宋?窦材《扁 鹊心书》)经络复习■经络的概念与功用■ “经”一径路、“络”一网络。孙络、 浮络。■经络的内容■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络脉、其他(十 二经别、十二经筋)■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诊断、治疗(药物归经、针灸推拿等)眼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1 .足三阳经之本经均起于眼或眼附近。■ 2 .手三阳经皆有1?2条脉终止于眼或眼 附近。■ 3.以本经或支脉,或别出之正经连于目 系者,有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以 及足之三阳经。(一)经络失调■1 .邪客经脉■2 .经气不利■3 .经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