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洛克艺术风格马形象研究(艺术风格资料)
文档信息
主题:
关于“文学、艺术、军事或历史”中“书画美术”的参考范文。
属性:
F-01HZ80,doc格式,正文16101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资料范文、艺术资料、艺术风格资料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巴洛克艺术风格马形象研究 1
一、马形象体现了巴洛克艺术对光线和色彩的探索 2
二、马形象体现了巴洛克艺术模糊画法的确立 3
三、马形象体现了巴洛克艺术对运动造型的刻画 4
四、马形象体现了巴洛克艺术热衷营造的审美气氛 5
文2:马形象传统艺术 6
一、蒙古族民歌中的马形象 6
二、蒙古族舞蹈中的马形象 7
三、蒙古族英雄史诗的马形象 8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9
文章致谢(模板) 10
正文
巴洛克艺术风格马形象研究(艺术风格资料)
文1:巴洛克艺术风格马形象研究
马一直是艺术家热衷的表现主题之一。起初,马作为人类狩猎的对象,被描绘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上;之后,在古希腊神话中,马常常被神化,出现了半人半马、独角兽等形象。马通常用来彰显统治者的英雄气概和国家的强盛,在西方艺术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对马的表现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中,将马描绘得气魄非凡的是鲁本斯,能将自然光投射到马背上的是卡拉瓦乔,能将马理想化的是达维徳,把马当成悲剧角色的是德拉科洛瓦。17世纪的马形象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形象,由于历史背景不同,表达方式自然也不同。相比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庄重的古典主义艺术,巴洛克艺术试图打破稳定与均衡,追求运动,对比突然,形体模糊,用一切变化改变前者。巴洛克艺术继承了文艺复兴艺术的高贵,也吸收了样式主义的运动感和戏剧化情感,并将两种风格融为一体,从意大利传至周边国家。艺术发展史不是简单的技法发展史,而是一部风格发展史。这样的变化同时反映在物体、人、动物上,印证了17世纪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特点。
一、马形象体现了巴洛克艺术对光线和色彩的探索
17世纪,巴洛克画家创造了人造光,就像现代的聚光灯一样,加强了人体轮廓或景象的变化,从而突出主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用散射光线,光从明到暗的过渡没有明确的界限。光在巴洛克艺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光线可以表现物体的显或隐、虚与实,形成强烈的反差。卡拉瓦乔用“酒窖光线”绘画法,使画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酒窖光线”是指一切事物好像处于深暗的地窖中,把多余的东西用黑暗隐藏,人体或事物只露出部分,用光线把强调的部分凸显出来。在其作品《圣保罗的皈依》中,光线被处理成从一侧照射到另一侧,从整体上看,马的亮度与深黑色的阴影形成强烈的反差;从局部看,左方明处的马和右下方暗处摔倒在地的保罗、右前方明亮的马腿与深色的马蹄、亮色的马鞍和深色的马头都形成对比。这样是为了突出主题,即保罗弃恶从善。1603年,鲁本斯还属于学习阶段,但已经能够明显看出他受到了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马背上的莱尔马公爵》中,鲁本斯不仅运用巴洛克艺术动态的表现方式,而且用光线强调马头、马腿、马尾的明暗关系,与亮色区域相互呼应,这与提香作品《查理五世在穆尔堡》大有不同。在巴洛克绘画中,画家会借助光线吸引观众的注意,这正是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特点之一。17世纪,色彩在巴洛克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艺术家抛弃过去的固有色观念,精通三原色以及三原色混色后产生的其他颜色之间的复杂关系,多采用厚涂法塑造形象,厚重色彩的堆积有利于提亮画面。巴洛克绘画注重物体上多种色彩的变化。而中世纪时,艺术家大部分运用原色作画,色块明确,诸色错落,以整体的协调发光,不将颜色包藏于明暗对照之中,也不让颜色溢出人物形体轮廓。“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达#8226;芬奇坚决提倡艺术家要尽可能准确地模仿自然。在拉斐尔的作品《圣乔治屠龙》中,人们可以感受到马的皮肤按固有色描绘,几乎看不到色彩的变化,强调的是素描关系。他认为强烈的色调对比令人眼花缭乱,应该避免,并建议使用柔和的光照。同样的题材,鲁本斯在《圣乔治屠龙》中,把混合色安排到马的每一个部位,马不是现实中的颜色,马的亮部出现了小块的白色区域,阴影中夹杂着蓝色和橙色色调。在技法上,鲁本斯将威尼斯画派的色彩与尼德兰画派的优点结合,获得了厚薄共用的透明画法。他擅长在作画前刷上有色涂层,再涂上一层很薄的似醚光油或香脂。物体亮部涂浅色的半覆盖色调,并用白色与赭石色或者黄色调和,但要厚涂;暗部涂一层半覆盖色调,透明且薄,获得偏灰的效果,这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在于绘画性重于线描性,这受到了英国、法国等风景画家的追捧。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