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研究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而所处章节《数列》又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与前面学习的函数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学习数列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作好了准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学习数列要经常观察、分析、归纳、猜想,还要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解决数列中的一些问题。等差数列是学生探究特殊数列的开始,它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且对数列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对数学公式的运用已具备一定的技能,已经熟悉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对函数、方程思想体会逐渐深刻。他们的思维正从属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但仍需要依赖一定的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同时思维的严密性还有待加强.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先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根据这个公式去进行有关计算.可见本课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应用能力.结合本节课特点,宜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方法,即学生主动观察——分析概括——师生互动,形成概念——启发引导,演绎结论——拓展开放,巩固提高.在学法上,引导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是离不开生活的.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等差数列性质会做相应题目
能力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特点和各项之间转化,从宏观上熟悉等差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体会类比的思想,培养创新、探究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1)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2)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
六、教学过程设计
自主学习:
1.等差数列的项与序号的性质
(1)两项关系
通项公式的推广:
an=am+__________(m、n∈N*).
(2)多项关系
项的运算性质:
若m+n=p+q(m、n、p、q∈N*),
则__________=ap+aq.
特别地,若m+n=2p(m、n、p∈N*),
2.等差数列的项的对称性
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的和(若有中间项则等于中间项的2倍),即
a1+an=a2+______=ak+______
(其中n为奇数且n≥3).
则am+an=__________.
3.等差数列的性质
(1)若{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则下列数列:
①{c+an}(c为任一常数)是公差为___的等差数列;
②{c·an}(c为任一常数)是公差为____的等差数列;
③{an+an+k} 是公差为________的等差数列.
( k为常数,k∈N+)
(2)若{an}、{bn}分别是公差为d1、d2的等差数列,
数列{pan+qbn} 是公差为________ 的等差数列.
(p、q是常数)
设计意图:通过自查找到主要知识点和疑难知识点,方便接下来的学习;从自学中找到自己不会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弄会,这就是新课标教学的核心。
预习效果评测:
1.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4+a8=20,则a2+a10=( )
A.12 B.16 C.20 D.24
[答案] C
[解析] 在等差数列{an}中,a2+a10=a4+a8=20.
2.(2015·重庆理,2)在等差数列{an}中,若a2=4,a4=2,则a6=( )
A.-1 B.0 C.1 D.6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知a4=a2+(4-2)d,易知d=-1,所以a6=a4+(6-4)d=0.故选B.
3.{an}、{bn}都是等差数列,若a1+b1=7, a3+b3=21,则a5+b5=( )
A.35 B.38 C.40 D.42
[答案] A
[解析] ∵数列{an}、{bn}都是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_Steven Spielburg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物理_楞次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楞次定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思想政治_政府: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思想政治_政府: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数学_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 新城道中(其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关注空气质量—从空气质量报告谈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天然水的净化-化学-高中-李红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课堂实录】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阿房宫赋》_语文_高中_王建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长恨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了解洗涤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最近下载
- 重症护理夜班值班课件.pptx VIP
- 医用空压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6版高考物理专题提升练习-动量守恒在子弹打木块模型和滑块.doc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10.1《 劝学》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梅州围龙屋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围村建筑.ppt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操作手册.pdf VIP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一平台形考任务一至四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模型1弹簧模型-动量守恒的九种模型解读.docx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25秋《小学学霸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