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恨歌》教学设计
一、导入
《长恨歌》以婉丽多情的文本,从一个侧面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唐王朝由盛而衰的重大转折,是中国古典叙事诗的经典之作。不过,由于所取帝王题材波及甚广,内容丰富复杂,因此《长恨歌》的创作刚刚完成,对这部经典长诗的解读、阐释就揭开序幕,分歧巨大的争论也由此展开。
目标
学习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来探寻文章的主题。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其中学习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来探寻文章的主题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解题
长恨歌
谁来解释一下“歌”。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明代文学家·《诗体明辨》:“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辞海》注曰:“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你能否举出以“歌”“行”或者“歌行”命名的歌行体式诗歌?
以“歌”命名的: 白居易的《 长恨歌》、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以“行”命名的: 白居易的《琵琶行》、 杜甫的《兵车行》等; 以“歌行”命名的: 高适的《燕歌行》
2、“恨”:(1)遗憾,后悔。(2)不满。引为怨恨,仇恨。(3)通“很”,违逆,不听从。
“长恨”即“长久的遗憾,后悔”。
四、整体感知
这首诗写的是( B )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B、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从君王对宠妃的沉迷,到对杨贵妃的思念,到杨妃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对杨的刻画都是外视角,是作为唐爱情的客体存在的。唐明皇才是主角。
五、问题研讨
哪句诗告诉了造成“长恨”的原因?「汉皇重色思倾国」,可概括为汉皇“重色”。
诗歌如何表述汉皇“重色”的?
汉皇“重色”——生前专宠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春寒赐浴华清池,从此君王不早朝,春从春游夜专夜,金屋妆成娇侍夜,姊妹弟兄皆列土,不重生男重生女。」
宋·乐史《 杨太真外传》:(天宝)七载,加钊御史大夫,权京兆尹,赐名国忠。封大姨为韩国夫人,三姨为虢国夫人,八姨为秦国夫人。同日拜命,皆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
宋·乐史《 杨太真外传》:十一载,李林甫死。又以国忠为相,带四十余史。十二载,加国忠司空。长男暄,先尚延和郡主,又拜银青楼光禄大夫、太常卿,兼户部侍郎。小男月出,尚万春公主。贵妃堂弟秘书少监鉴,尚承荣郡主。一门一贵妃,二公主,三郡主,三夫人。
如果说「三千宠爱在一身」11年,于李杨两人之间,难能可贵,但「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兄弟皆列土」及六宫粉黛的怨旷等等,都成了这份宠爱的副产品。这部分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写了两个字——「专宠」。
汉皇“重情”——逝后专情
这是唐明皇重色给倾城的杨玉环的宠,当倾城色已经消失,唐明皇是否将其抛于脑后、移情别恋?
「黄埃散漫风萧索……魂魄不曾来入梦」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作者调动了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写明皇的悲恨。一方面,表现的角度、方式、层面丰富多样,另一方面,被表现的“恨”又极为纯粹、集中、单一。
宋·乐史《 杨太真外传》:天宝四载七月,册左卫中郎将韦昭训女配寿邸。是月,于凤凰园册太真宫女道士杨氏为妃,半后服用。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
擅长歌舞,通晓音律。
这部分写的全是“圣主朝朝暮暮情”。如果说汉皇开始“重色”,现在是“重情”,开始是生前专宠,现在是逝后专情。
如果汉皇重色,主题应为讽喻;如果汉皇重情,主题应为爱情。
六、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杜牧尚且因为“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而悔疚。就唐玄宗而言,帝国衰亡山河破碎黎民涂炭自我沉沦,为何没有“改邪归正”?专宠时的“重色”与逝后的“重情”,岂不矛盾?我们看到的文字就是真实?我们的理解就是主旨?我们还应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我这里收集了一些资料,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来探求诗歌的主题是爱情还是讽喻。并说出理由。
作者介绍
文学上,白居易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
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
写作背景
陈鸿《长恨歌传》: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今但传《 长恨歌》云尔。
从这段记载来看,《长恨歌》创作刚刚完成,白居易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物理_楞次定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思想政治_政府: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思想政治_政府: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数学_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课堂实录】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了解洗涤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课堂实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课堂实录】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原子结构单元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原子结构模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杀虫剂及其安全使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课堂实录】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